Article
高松生活,緊急事態宣言進行式
還沒來過的人憧憬不已、來過的人戀戀難忘的那些島嶼們,你們猜,這裡現在是什麼樣子呢? 有些「沒有」在旅行時未必會感受到不便,但成為生活之後就會特別有感的,其中之一必然是「醫院」。瀨戶內的各島嶼中擁有醫院的真是不多。藝術祭到各島看作品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男木島診療所或犬島診療所的告示版所張貼的看診時間?一週一天、一週四天,不管一週幾天,怎樣都不是有需要時去看診時就有醫生在的。 這是犬島診療所。 上個月去島上工作,在同一艘船上,遇到顯眼的兩大群人。十幾位的成群學生後來租了島上腳踏車,穿梭在島上的小路間十足意氣風發;另一群十幾位裝備齊全要去爬山的中老年人,帶著雀躍表情邊聊天往登山道走去,兩群的共同點是都沒有戴口罩。初春陽光下,若是過去,我應該只會因島上因為他們的加入顯得活力充沛而雀躍,但想到島上並沒有醫院、島民以年長者居多,以及香川縣的負壓病床只有24床,這些平日往往讓我欣喜無比的活力,那天卻在心裡成了一個打結的線圈。 當日本政府將緊急事態宣言從原來的七都府縣擴大到日本全國,香川縣最先由公部門喊出離島觀光自肅,要島外的人沒事就暫時別去玩的是多度津町的佐柳島與高見島。接著男女木島住民也自主提出相同的要求,連觀光規模較大較齊全的小豆島也提出高速艇減班、關閉觀光案內所等對應措施,直島豊島的美術館們則是早早就已經宣佈休館。 有天打開信箱發現這張香川縣戶戶派送的傳單時,真心希望會有更多人認真看待自己的行動。 香川目前的確診個案共有28人。很有可能台灣的朋友看到這個數字會在心裡想著「那算什麼!台灣有時候一天的確診人數就超過這個數字了。」,但其實這個數字已超過了香川縣擁有的負壓病房數量。即使各縣市政府都已啟動徵用旅館飯店供輕症患者療養的策略,日本各地仍陸續傳出醫院群聚感染的消息,從病患、醫療人員到新生兒,也有被確診的護理人員因人手不足被要求繼續工作,也有因病床數不足而被要求在自家療養的輕症感染者病況忽然加重、在被安排入院之前不幸過世。每天被報導的這些比電影劇情還電影劇情的新聞,加上日本年度三大假期的黃金週即將到來,不論感染人數多寡的各縣市開始有越來越多動作,補充物資時,在超市遇到聊天的婆婆媽媽們也才逐漸減少。 不論島上或市區,原來的排隊名店剩下三三兩兩個客人,也有商店暫停營業,即使政府祭出了補償方案,但補償金額真的沒辦法讓人撐太久。然而,當各種因應方式陸續出現時,也讓我重新感受到在地的有趣和生命力,比起直接搖旗吶喊要補助或幫助,各自施展的奮力姿態與創意,也讓人想要做點什麼。 香川烏龍麵美味價廉,在這裡住了幾年,就看了幾年每回連假時各家烏龍麵店外的排隊人潮。但隨著當地人也因為自肅減少烏龍麵店消費量,以及政府要求各烏龍麵店在黃金週假期間能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民間組成了「誓死守護讚岐烏龍麵會」(讃岐うどんを絶対守る会),推出預售烏龍麵券的方式,讓全國各地喜愛烏龍麵的人可以透過購買預售券,提供各烏龍麵店短期內足以營運的資金,讓這些珍貴的當地小店們不至於倒閉。等到疫情過去,手上的預售券可以隨你高興什麼時候來吃烏龍麵就來吃,目前合作的烏龍麵店也持續在陸續增加當中。 uber eats在三月底終於也在我們這個鄉下(台日網友都在說香川有多鄉下了絕對會安全到最後,也讓我自嘲一下吧)插旗了。觀察到的是從三月底到現在,合作的店家增加速度很快(沒有仔細計算,但應該有三倍以上),更高興的是合作店家中從連鎖店也擴展到些個人營業店。除此之外,市區的co-working space與飯店攜手,串連了幾家當地的飲食店,定點、定時販售午餐便當。另外也有飲食店家們自主串連,平常只提供店內消費的燒肉店等,組成配送團體,有人訂餐時,就由當時比較不忙的店員去配送。咖啡店半空則更有趣,早早就宣布了為了避免擴大感染,店內改為分時段提供預約包場制,以及提供咖啡與點心等部分商品的外送服務。從外送開始,在半空的社群網頁上看到的只有比以前店內營業的時間更忙,老闆不時發佈到哪裡外送的照片。 島上一旦沒有旅客、店裡一旦停止營業,也就是零收入了。看到男木島的ダモンテ商会推出訂購免運活動時,趁機訂了自製麵包餅乾,可以吃兩到三個星期的早餐份量。這家在男木島上幾乎什麼都自給自足的店,在去年藝術祭時每每處於要排隊等候的情況,因此當時也都只能買了麵包或咖啡就離開。直到今年冬天終於在裡面享受了很久的海景,也與老闆聊了一下天,當時他正在醃烤自己捕獵的山豬肉,分了我一小碟。聊到我來自台灣時,他很高興的和我分享台灣旅行的經驗、喜歡的店家、印象深刻的部分。約好了過了他們的冬天停業休假期間再來造訪,然後就遇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再度休業了。 如常從網站上訂購商品,也沒多備註什麼,包裝清潔漂亮的整箱食物送到,除了商品食用注意事項與名片,還有一張手寫得滿滿的紙條。我很驚訝老闆只憑訂購姓名認出了我也記得我。紙條上他寫著:「⋯⋯(前略一些稱讚台灣的話)在這種時候,想想我們能做的事情不太多,但讓誰吃到好吃的食物、稍微鬆一口氣,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我們超喜歡旅行,也超喜歡台灣,對於紙與飲食文化尤其有興趣,希望能夠自由自在的旅行那天能夠早點來到。」 滿滿感恩與溫暖的收下這純粹十分的問候。 小地方有一些至今也沒有太習慣的麻煩的部分,但也有串連快速、傳達直接的優點。市街的大型小型書店至今也還在做任何努力,少了活動與互動,但提供著例如這種時候適合閱讀的書單、更方便的訂書服務。 我知道島一直都在,最近更希望的,是希望這些我喜愛的店家們也能一直都在。
Read more事前實際評估在日本工作的必須付出,你會過得比較自在
一直知道有個台灣朋友想來日本工作。這天,他拿到一份跟觀光有關的工作offer,但覺得薪水意外的低。由於過去我們工作上有接觸,略知他的工作薪資範圍與福利,日本方面提供給他的薪水,的確光是月薪就比不上他在台灣的水準。 如果光是平常看台灣報導說日本平均薪水的數字是多少,或者這一年多來日本積極討論開放外國人才,可能會對「在日本工作」這件事有過度美好的憧憬。事實上,日本的薪資水準與生活支出也有很大的都會與區域差異。另外除非屬於日本求才若渴的高度人才,否則薪資條件是否優渥到值得你離開台灣,也還得依照你在本國的生活水準自己判斷才是。 無法給任何人實質建議,乾脆將這幾年自己血淋淋的經驗客觀地寫下來,或許可以提供想要來日本工作的人參考。但由於跟眾多人相比,我也只是日本生活幼幼班,若看完這篇文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在底下留言發問,我會試著找時間回答,或許也可以看看有沒有其他日本生活前輩願意協助回答。 一、你的薪資將會用在哪些地方 日本的薪資依照地區、產業等會有蠻大的差異。如在東京生活的朋友所說:「東京才不是日本」。用東京的一切來想像日本生活(包括薪水),如果是沒有做好各種功課的傻逼(我承認那個傻逼就是我本人),很有可能人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沒有退路。 不管公司提供你多少薪水,每個月薪資中必須被扣除健康保險、介護保險、厚生年金、雇用保險與所得稅,而被扣除的這部分,大約就佔了本薪將近20%。每年年底會做一次年末調整,確認該年所得稅有沒有被多扣、是會退還是要再補。除了所得稅之外,每年也要依據前一年薪資收入,另外得再繳交給縣市政府(自治體)住民税,我都笑說這筆是交給生活當地政府的保護費。過去這筆住民税在收到單據時可以選擇一次繳清,或是一年分四次繳,也可以使用故鄉納稅制度,將本來就應該要支付的住民税的一部分用來購買其他自治體的特產品等。但今年香川將住民税改為特別徵收,就是會由公司在每月薪資內預扣。因此每個月的薪資被扣除的,就不會再只是大約20%,而是會超過20%。 除了上述每個月薪水會扣除的部分外,眾所周知,日本的交通費是沒辦法省的部分。依照生活區域與工作型態的不同,交通方式是搭車、騎腳踏車、開車,公司是否有補助交通費用、補助上限又是多少,最好在談工作時都先問清楚。而且,請容我先潑一桶冷水沖走滿天飛翔的粉紅泡泡,一旦決定要來日本工作生活,請你要有跟所有一券在手就能帶你悠遊各處的各種JR pass從此是陌路的心理準備。在日本生活的確可以利用各種三連休、夏休、年休、過年休去各處玩,但,就請你跟所有日本人一樣開始習慣調查到遠方還有哪種省錢的交通手段,否則出門玩一趟,薪水也會少很多。 至於日本的夏季與冬季獎金,也不一定是每家公司都有,這種概念就是你知道台灣公司的習慣是會發三節與年終獎金,但是不是每家公司給的都一樣,發到多少,就各有巧妙了。這部分也建議在談工作時先問清楚。 二、怎麼估租房預算才好 來到日本生活,會與在台灣最大不同的,就是在台灣未必需要每個月支付房租的人,來到日本也勢必得找房子,除非公司有提供宿舍,有些工作則會提供定額的房租補助。 那麼房租要怎麼抓才對呢?在日本找房子算是蠻公開透明的,如果已經知道未來工作的城市,請先利用SUUMO、at home等較大的租屋網站,或直接google輸入城市名稱加「賃貸」,在這些網站裡直接輸入自己期望的租屋條件,包括格局,有沒有廚房、浴缸,房屋構造是什麼都好還是鋼筋水泥(個人沈痛的呼籲各位千萬不要小看木造房屋的隔音能力之差,當年好傻好天真的我不懂得這件事,以至於租約未滿就忍不住再撒一大筆錢搬家了),就大概能夠知道符合自己期望的房租大約是多少。而租金範圍也會是影響每個月手邊還留下多少錢的關鍵。 我會建議這個動作千萬不要偷懶省略,選擇去搜尋網路各種分享自己逕自訂下一個額度的租金,因為租金真的是依照地區就有極大的差異的。東京朋友在有提供租屋補助的大公司工作,他住在地段好交通便利景色美的地方,但在我家不斷驚呼他每月付的租金比我多,坪數卻只有三分之一(只是當然我的薪資福利也是看不到他的車尾燈)。光是同樣在香川縣,住離高松市區的遠近,也會直接影響租金到一倍的程度。另外,都市也有比較多share house可以選擇,比方不少在東京的朋友就住在share house,但香川則是沒見過這個選項。 每個租屋物件的租金多少,需要幾個月押金(搬走時視房屋毀損程度扣除修復清理費用後會退除某部分)、要不要給房東禮金(拿不回來的部分)、要給仲介多少手續費、還有其他零散的消毒費與鑰匙交換費等,都會清楚寫在前面提到的網站上。有些物件的租金會包含水費,多數則是水電瓦斯自付。目前在日本除了水電瓦斯系統各自獨立,每一或兩個月會自己來帳單之外,也有些住宅是全電設施。不管怎樣,依照每個人使用量,每個月支付於水、電、瓦斯與網路費的費用,至少要抓個一到兩萬日幣。我自覺是使用能源的習慣相當好但也不會小氣的人,每個月光電費、瓦斯、網路費用(水費單據兩個月來一次)都在一萬日幣以上,看過我繳費的日本朋友則說依照我的生活習慣,其實我真的蠻省的。如果你是那種要開冷氣睡覺的人,電費最好就再往上加。 三、關於在留資格 關於這部分我可以分享的不多,因為我真的是一無所知來了之後才逐一面對難關的傻逼。基本上不論是正社員或者契約社員,公司都應該要協助搞定這件事。而在留資格一次可以拿一年三年還是五年,根據工作就是在協助大手企業引進外國人才來日本的好友直言,「其實就是看你的公司規模大小以及你的薪水夠不夠高」。如此簡單,又如此難。另外,我會建議到職前就先跟公司釐清申辦在留資格的流程與所需文件。若是直接來日本後再開始申請手續,除了要面對沒有薪水收入但是已經要支付生活費的窘境,也有可能等簽證下來太久,超過觀光簽證的期限,必須再返國一次,雖然周圍也是有朋友申請不到一週就拿到三年的在留資格了,但那是申請公司為全國性大公司的情況。如果可以,最好是人在台灣時就將所有需要的資料準備齊全,讓日本公司協助申請,等到在留資格到手,來到日本時也可以直接就職。 另外也不建議抱持著「薪水不很高沒關係,我到日本再去打工就好」的想法。基本上,每個人領到的簽證會限制你只能從事的工作種類,比方我如果想去咖啡店打工,那被抓到就是直接掰掰。 面對朋友的疑問,我趁機回想了一次自己從思考要不要來到來之後的這幾年(該不會人死之前的回憶走馬燈就是這種感覺吧),後來我唯一一句建議是:「可以來賣自己的興趣,但是不要來賣自己的信仰」。我不覺得壯遊一定勇敢,也不覺得改變一定就能看到光明,有人想要賺錢、有人則想要賺經驗,只有自己知道為了什麼做這個選擇、自己的底線在哪裡,才是我認為比較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方法。只希望這篇文章裡的一點分享可以讓考慮到日本工作的朋友們稍微能找到線頭,知道出發到日本生活前可以先注意哪些事。不管在日本還台灣還是哪裡,都能在愉快的工作裡最好了。
Read more快閃山陰之行教我的事
11月時到山陰玩了一趟。說是玩,但其實也帶著任務。 日本在2018年經歷了許多天然災害,從颱風、豪雨到地震。7月的豪雨造成瀨戶內海兩側的愛媛、廣島、岡山等地發生嚴重水災,運輸交通路線受到嚴重影響,也重創了觀光旅遊。 同樣的狀況如果發生在台灣,我們會怎麼做呢? 11月初的這一趟山陰之旅,由日本國土交通省中國運輸局與日本觀光地域活性化機構、中國新聞社主辦,藉由包括日本藝人、不同國籍的日本在住者共七人,分成三組走訪瀨戶內的島與海、中山間地與山陰的三條中國地區的旅遊路線,目的是希望透過這些人的實際造訪,一一確認並向日本與不同國家的旅客回報各個觀光地的安然無恙。 即使11月初工作極忙,但因為太想知道日本如何實際操作觀光復興,也覺得這樣的方法既有趣又實際,抵擋不過想觀察好多事的好奇心,還是硬擠出三天兩夜。 三天兩夜結束跨越瀨戶內海回家時,發現這趟旅程有幾點超乎原來想像。 其一,儘管乍聽之下只要搭乘主辦單位安排的交通車到各景點實際玩過一遍就好(聽起來很輕鬆美好對不對),但實際抵達島根與鳥取後,在當地縣政府員工熱情又熱切的陪伴導覽中,沿路不斷在討論後增加新的地點,除了原來帶有確認各觀光地無恙的使命之外,又多了想要介紹更多當地人推薦的景點的心意。雖然因此搭車時間拉得更長、回到飯店的時間更晚,整團人都很累,但對於從公部門到民間單位的成員們都全力支持增加行程的彈性與心意,讓我更感受到這不只是表淺掠過各觀光地的旅行而已。 其二,三條路線中各有一位(組)藝人搭配英國、法國與台灣的日本在住者的旅人組合,雖然不確定在其他組別是否也和我們一樣,但在說短雖短卻密集相處的三天兩夜中,我與同組別的日本主播與藝人的大桃美代子小姐、還有國土交通省中國運輸局的石井先生屢屢在移動中就著日本、台灣、韓國旅遊習慣與想法的話題不斷熱烈交換意見。不論知道他們對台灣的了解或想法,或者對於日本人的旅遊習慣甚至當季食材都多了認識,喜歡這樣就一個主題提出各自觀點或疑問的交談,這是沒有經過足夠相處與好奇無法激盪出來的對話。 其三,這趟旅程並不只是在途中拍拍美照發發文吸引人而已。行程的尾聲,三條路線的旅人齊聚,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舉辦了一場約200人報名參加的報告研討會。很意外的,即使只是透過照片與口述或對談,介紹自己在該趟旅途中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卻意外的讓與會者也有重新認識自己可能曾經去過的地方的感受。一直認為觀光地純粹的風景之美,是吸引旅人的重點之一,然而如果全部透過千篇一律的文字與照片陳述介紹,在未曾去過的觀光地與觀光地之間,就成了誰的觀光宣傳費用必較多的競賽了吧。或許加入人的觀點、喜好、推薦、當地人介紹才知道的故事,或多或少可以賦予觀光地性格,也讓誰覺得更貼近。 想了又想、想了再想,提升旅遊觀光業,除了責罵團客不來之外,或許還有好些做法值得嘗試。三天兩夜的疾走山陰(雖然最辛苦的是開車的司機大哥)旅行結束後一週,收到主辦單位傳來一份認真的問卷,填著填著,那蘊含著想知道旅人看法、才知道如何修正的疑問,透過問卷檔案一點一點的傳到我這裡來。 想知道到底三天兩夜的山陰之行去了多少地方,或者更多島根與鳥取的自駕旅遊景點參考,請看以下兩篇文章連結~~ 【日本自駕暢遊】感受元氣的中國地區——島根篇 https://reurl.cc/akoEl 【日本自駕暢遊】感受元氣的中國地區——鳥取篇 https://reurl.cc/7egYy 偷偷把可愛的成員們合照藏在最後面:D,意外的認識這一些可愛又對工作十足認真有熱情的人,也是山陰之行的收穫之一。
Read more關於「海有多深-那些人眼中的瀨戶內」
為什麼是「海有多深」?「那些人」又是哪些人? 2016年因工作正式移住高松。透過SNS凝聚了同樣對瀨戶內有興趣的人們,也因帶著若獨身旅人能藉由少數群聚接觸更多更當地事物、或許會讓旅行記憶更不同的心情,陸續幾次隨緣又快閃的登高一呼,在高松的居酒屋、夏天日本常見的beer garden等,和台灣、香港網友交換了旅行足跡。一年少少幾場在台灣的小型分享會或展覽,也讓我陸續聽到更多不同領域的朋友的旅遊心得,或看到他們受到瀨戶內旅行影響的創作。 即將在11/30開始、為期一個多月「海有多深-那些人眼中的瀨戶內」展覽,包含集中在12/1、12/2兩個下午的講座,是用近一年時間陸續對話,在思考過時間場地等各種限制下所企劃的內容,幸運的也獲得網站Life Takamatsu的主辦支援。「那些人」像是在你我生活周遭存在的人們,有攝影師、有插畫家、有美術教育工作者、有藝術家、有學生……當然也有只是熱愛旅遊的素人;或許每個人都沒有太多的名氣,集合之後,卻描繪出不同專業背景的視線所看到的瀨戶內。 「海有多深」不僅是企劃統籌的我對於觀者的提問,同時也是每每聆聽每個人的旅遊經驗時,對於目前自身生活場域的反思。 海有多深? 2018年年底,讓我們透過展覽的形式,帶一點瀨戶內的氣味到台北。 請密切追蹤活動頁,也歡迎分享展覽資訊給你希望一起旅行的夥伴,並多多使用hashtag,讓我們也讀到你的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3191806506233/?ti=icl #海有多深 #那些人眼中的瀨戶內
Read more【途中的途中】之一個人的快問快答_03/徐揚
在「一個人,在途中的途中」講座開始前忽然興起的,是這個開放即席報名、與一位參加者對談十分鐘「一個人的快問快答」活動。 既然是互動展,既然從來不是只想單方的訴說些什麼,更希望知道觀展者、聽講者的想法,面對面的快問快答,或許也是在講座之外一種「交換」的機會。 意外的是,第一次的快問快答嘗試,發現主動報名參與者大家都有好豐沛的想法與感受。「一個人的快問快答」共有六組訪談、六篇文章。以下是與第三組的徐揚的對話。 Q:如何得知這個展覽與今天的活動? A:從你的粉專與風和日麗的粉專。 Q:這個展覽或主題吸引你來參加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A:我之前也有去過日本打工換宿,這是吸引我最大的主因。(Ting:當時有想要繼續留下來嗎?)因為我那時去的是很鄉下的地方,我不太知道要如何把它轉換成工作的可能然後留下來,雖然我有想過。(Ting:當時在哪裡?)在島波海道上一個很小的叫做佐島的地方,中間雖然有想過到高松那邊看看,但因為就是太喜歡那裡了,後來就全部時間都留在那邊沒有移動。 Q:說到「一個人」這三個字想到的是? A:自己。 Q:現階段,接下來最想要一個人去做的事是什麼? A:想去嘗試的,我覺得,一個人想要嘗試去日本工作的心願還是在,還是想要去做。現在我的狀態是一邊在台灣工作,其實畢業之後就先到日本打工換宿然後回來工作,工作的時間算蠻短的,現在就是看機會,因為就覺得我想去的地方好像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多半想要去城市,但我比較想要去鄉下,我希望在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找到一個平衡狀態。(Ting:聽起來你是鎖定某個地方,想在某處、某個環境或狀態下工作,而不只是想要在日本的某個行業求職,為什麼呢?)我還是會覺得,人應該是生活大於工作,而不是以工作為主來去引導你的生活。就覺得,人的感情或生活,不只是工作這個面向,而應該是更廣大的。但可能我還在轉換階段,還沒有適應社會,所以目前還有一種在現實跟理想之間到底是要怎麼樣存續下去的問題當中。 Q:今天講座的過程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A: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當初在你的上一場與這一場講座中做決定,雖然兩場都想參加,但似乎對於這一場一個人的主題的感覺更強,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有趣,很喜歡,我覺得跟別人講的事情不一樣。(Ting:你覺得,和你一個人出國換宿過的經驗有關嗎?)我想有關係,我在一個人旅行的狀態裡得到很多自己本來沒有想到的事情。 Q:今天看展與參加活動的心得? A: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不是只講好聽話(兩人大笑)。很多時候都是為了想要推廣那個地方,大家就會想要強調那個地方的好,但實際去了那個地方,你就會知道說,當然不是每個地方都只有好的部分,所以也會想要知道某些東西可能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所以在某些情況或狀態裡,我們可以怎麼樣去看待一個人的旅行或狀態。這很有趣。
Read more【途中的途中】之一個人的快問快答_02/Glorie
在「一個人,在途中的途中」講座開始前忽然興起的,是這個開放即席報名、與一位參加者對談十分鐘「一個人的快問快答」活動。 既然是互動展,既然從來不是只想單方的訴說些什麼,更希望知道觀展者、聽講者的想法,面對面的快問快答,或許也是在講座之外一種「交換」的機會。 意外的是,第一次的快問快答嘗試,發現主動報名參與者大家都有好豐沛的想法與感受。「一個人的快問快答」共有六組訪談、六篇文章。以下是與第二組的Glorie的對話。 Q:如何知道【途中的途中】互動展與今天的講座? A :透過妳的粉專。 Q:那妳為何想來參加? A:上次來看展很喜歡,我覺得妳的這個展覽很棒,因為可以讓思念瀨戶內海的人又找到一個寄託的地方,雖然這個展很小很小很小,每張照片都是妳的回憶,但也是彼此的連結。那就是喜歡的地方,然後妳又可以不斷一直去這個地方,所以,我是很羨慕的!(Ting:羨慕嫉妒恨?)對!!(Ting:聽說妳有一直在參加瀨戶內的講座對嗎?)對~因為瀨戶內教會我很多事情。(Ting:比方說?)比方說,讓我一個人出去旅行了,就是因為瀨戶內的力量,還有因為他讓我做了很多、在那幾年。其實我2014年才開始去直島的,然後在2015年3月馬上就計劃一個環瀨戶內海的旅行,但那次我還沒有去過小島,只去過直島、豊島、小豆島,之後就往尾道那邊走。後來到2016年很巧的是,我嘗試在春、夏、秋三季展期各去一次,把12個島走完了。其實我覺得,走到後來藝術作品反而不是我最重要的東西,而是過程裡遇到的那些人事物反而對我的衝擊很大。今(2018)年年初,我又去了三次,我去參加北川富朗塾,我好高興喔!有機會又去了那些小島,而且那時候都沒有人,我覺得很棒。是因為剛好去年底我發生了一些事,剛好處理完一些事,原本心理狀態不是很好,但我那時很開心,因為參加北川富朗塾,讓我可以再回去瀨戶內海,所以我心裡非常非常高興,因為我覺得我要回家了。我去了男木島,那時男木島幾乎沒有人,我一個人走到步行方舟那邊,很冷,幾乎沒有人,我就一個人坐在那邊,妳知道那天的景色有多漂亮嗎!紅色的大太陽,那時候已經要夕陽了,太陽還是很高,整個大紅色的光反射在瀨戶內海上,海上的波浪很少,可以看到反照的夕陽,雖然是一個人,但我感覺很開心,覺得夕陽撫慰到我,我感受到的是力量,我覺得我被它抱住了。所以我才會用同樣的方式想要問妳說,瀨戶內海給了妳什麼樣的力量。 Q:聽到「一個人」三個字的直覺反應? A:一個人很棒。你可以很自主的去做你很想要做的事,可以去決定你的下一步,在沒有任何的幫助之下,必須去完成所有的困難,即便是喜怒哀樂都好,都只有一個人可以享受,那個享受的當下,是只有你自己。雖然說沒有人可以分享,但那時候你是很滿足的,你克服了好多事情喔,你不是那麼不行的,原來你可以的。(Ting:可以說在一個人的過程中,你確定了自己是有力量的?)對。(Ting:不是因為一個人覺得孤單而覺得被削弱的?)對。 Q:對現在的你而言,接下來最想嘗試一個人做的事情是什麼? A:我也想要跟妳一樣因為喜歡瀨戶內、因為在高松,而辦了這個分享會。(Ting:我們一起加油來辦聯展吧!)上完富朗塾的課,北川富朗會因為我們是外來語的人,都會很看重我們,我們在開會的時候,他都會坐在旁邊,討論完之後與我們直接QA。最後一天的時候,我就跟他說這件事,我說我想要在台灣做一個橋樑,就跟妳一樣,就很簡單,我沒有想要辦什麼很大的,但我希望讓很多人知道說,為什麼要去這裡、這裡是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生命轉折,或是一個重新的開始。 Q:聽完今天的分享後的感想?純粹的感想,真的不要漂亮話。 A:就覺得妳很棒。我是覺得,一個女生可以在外面一個人工作,像我有自己在外面一個人旅行過,遇到挫折的時候會想要跳腳,反正我用我的經驗來連結我今天對妳的想法。因為三月的時候我在高松,上完課之後還有很多的時間,我就買了一張pass之後就直接殺到京都去了,然後,那時候我完全沒有做功課,在這個狀況下遇到很多挫折,遇到挫折的當下真的很想放棄很多事情,但又想說一個人不能放棄,然後就越走越遠了,然後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的。所以我相信,聽完妳整個的過程,我是覺得,人真的需要踏出那一步,踏出去之後海闊天空,就沒事了,就不要怕。 活動結束後,我收到Glorie傳來她與Elisa的合照,正在進行快問快答的我變成背景,也算是一種合照。原來互不相識的她們兩位,其實在好幾次的各個藝術祭巡禮中不斷交會,卻是第一次在這場講座中相認,雖然沒有參與到她們相認的過程,但也感染到緣分的奇妙與她們的開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