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在地與觀光之間

和許久沒見面的朋友相約在港邊見面,因為碰面時飢腸轆轆便隨便挑了一家什麼都好的餐廳進去,邊聊著才想到要來這裡,共同的朋友開的店。從高松港一路走到這裡,一面看著商店街的變化。 我點了啤酒與柳橙戚風蛋糕,朋友則點了咖啡與布丁帕菲,交換著吃。明明是甜點,卻都是不過於甜膩的味道,布丁底的焦糖有剛好的苦味,大人的甜點。 店裡可以容納的人數不過15人左右,去年才開幕的這裡,多數時間由朋友自己顧,牆上的菜單光是前菜、下酒小菜與主食已經洋洋灑灑20多種,還不包括吧台前的自製餅乾,印成菜單的固定餐點有pizza等等,到底怎麼有辦法一個人做那麼多種菜?在客人陸續結帳的空檔,我聽了長年住在這裡的朋友聊著第一屆藝術祭開始時他去了哪裡、以及後來的變化;另一個朋友更誇張,在地中美術館還在施工時就去住了benesse house,據他說那時住宿不選擇飯店的餐點就沒有東西吃(直島有便利商店還是這幾年的事呀畢竟);資歷最淺的我已經感受到高松的轉變,更遑論他們。 當連鎖店在商店街逐漸變多,那固然是對觀光人潮便利的選擇,然而如果地域復興是最初的目的與想法,那麼是不是更多對於觀光客看來似乎難以進入、但卻真正能品嚐到當地的小餐廳更應該設法降低對外來人進入的門檻?如果到了日本各地都吃吉野家すき家,在旅行裡留下記憶的味道有沒有分別? 於是掙扎著寫了自己的秘密基地。琴電瓦町站與片原町站步行約7-10分鐘內可到達的喫茶R。 預約的客人陸續進來,老闆朋友進廚房開始做菜,在吧台坐著的兩個人則討論著寫在黑板上、不定期變換的菜單: 「我從一進門就很在意自家製鴨肉生火腿的味道啊。」 「鹿肉!竟然有鹿肉義大利麵!」 「那個我也很在意。還有,魚類料理也超好吃。還有你有看到有pizza嗎……」 然後想念起之前一群人來吃各種義大利麵、義大利餃與醃蔬菜條、自家烤無花果……的味道。 弱就弱在坐在吧台的兩人的胃。我不斷好奇的探望廚房,於是朋友端出一小碟鹿肉義大利麵的鹿肉給我們說:「我在想你們是不是擔心有味道還是沒吃過,只拿一點點給你們嚐嚐看。」剛好一人一片肉幾片菜,越嚼越出現油香與調味恰當的鹿肉,只有讓我更生氣自己的食量之弱。 雖然成為旅遊景點之一,高松卻與其他去過的日本旅遊地方不同。當地的色彩與生命力仍然鮮豔,卻也看得到所謂商機與前景。在這樣的轉變期,既想要很多人看到他的好,同時也在想,那些有一點不方便,卻是更當地的人事物,該怎麼跨越所謂的語言障礙與心魔被觸碰體驗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