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Ting's tips】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秋會期西邊島嶼遊覽提醒

回想起來才覺得自己幸運。第一次到香川看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時,由於正在一個很長的旅行,前後來回香川兩次,跨了會期。也因為已先去過諸如直島、小豆島、豊島、男木島等從只要從高松港出發就能抵達的島嶼,到了秋會期,雖然相較之下這些僅限秋會期才有展品的所謂西邊的島嶼,必須先從高松搭電車再換船甚至中間還需要換公車,但由於思考太過一直線,還來不及反應到交通比較不便,已經決定要去。 去了之後,對於西邊幾個有展品的小島:本島、高見島、粟島、伊吹島,只有愛不釋手的感覺。 也因為這樣,當搬來香川住以後,陸續聽到許多人對於西邊島嶼的交通感到不便而抱怨或要放棄,其實蠻驚訝的。雖然我其實享受島上人比較少的感覺,但是良知叫我要出來、用手指指大家,疾呼千萬不能這麼輕易就放棄西邊島嶼呀!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絕對不只有直島今年一直很辛苦被大家搶著合照的草間彌生姊姊的南瓜或者安藤忠雄的建築喔。 相較於必須搭公車或租車自駕的小豆島,租單車也不免會騎得氣喘吁吁的豊島,西邊島嶼的大小規模,對於獨身旅人找路其實算親切,也因為島嶼較小,對於不只想要看作品,也想要看島民生活的人,西邊島嶼各自擁有自己的性格的這件事,其實更容易觀察。 如果你是秋會期第一次來瀨戶內,蠻建議至少挑一個西邊島嶼去看看,雖然同樣都是香川縣,可是每個島嶼都有不同的氣氛與特色。在非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期間,東邊的直島、豊島、犬島都還是有擇日開放作品與美術館的(會期結束後請參照benesse house museum),這也是為何在被問到「非藝術祭能不能到瀨戶內玩?」這一題時,我總斬釘截鐵回答:「當然可以呀!」的原因(當然還有綜合其他原因)。 但西邊這幾個參與展出的島嶼,則是非會期就不開放作品(粟島的漂流郵便局今年已不在藝術祭作品之列,看似之後也會採取這幾年來每月定期或有假日時不定期開放的策略;其他如本島的戶外作品若不拆除也當然會一直在那邊),往返四國陸地與島嶼的船班班次也減少許多,更不用說限定會期才有的航線。 以下無感想,說明前往西邊會期的一些提醒。今年的會期倒數22天,希望能解解人已在、或接下來要來的人對於西邊島嶼的恐懼或疑惑。 交通 用搭飛機想,如果從台灣出發,東邊島嶼比較像是從桃園機場可以直達的成田機場、羽田機場、中部國際機場、關西機場,你人只要到了桃機(高松港),通關(買票),照指示走對登機門(搭船碼頭),就可以前往你要去的機場(島)。 而大家不妨把西邊的這些小島想成台灣還沒有直航的機場,所以你必須先搭到成田機場之後,再換國內線往德島機場、出雲機場、或是庵美大島,有可能第一次光從國際線航廈找到國內線航廈就覺得頭痛,但是順著指示走或者問問人一定會找到的。西邊島嶼就多了這樣一個轉機(搭車再換船、有時還要換公車)的步驟。 對應西邊的島嶼,也有每個不同的車站與港口,以下從距離高松最近到遠來說。 本島的搭船港口是丸龜港,只要抵達JR丸龜站後步行十分鐘左右就會到。 高見島除了可以從多度津港乘船,也可以從本島搭船直達,從JR多度津出站後就能看到接駁公車的指示。 粟島的乘船港口是須田港,搭電車到JR詫間站後,站內就會有工作人員指示接駁公車乘車位置,而其實乘車地點也不過就是出電車車站後往右邊看就會看到的位置,非會期期間的搭車位置則在出站後左手邊的公車站牌。另外會期間也可以有船接駁往來高見島。 伊吹島的乘船港口是觀音寺港,從JR觀音寺站也有接駁公車。有小魚乾之島之稱的伊吹島港口飄揚的捕魚船大旗,是上述三個島港口看不到的風景。 我通常習慣將當天要去的島嶼的時間在出發前先查過一次,然後統一寫在一張便條紙上便於隨身攜帶。除了確定要搭乘的班次時間之外,前後各一班的時間也會備註上去,避免萬一有電車延遲等等意外情況發生可應變。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導覽手冊雖然有註明接駁車的班次時間,但實際走過一輪後,也有公車班次與船班班次時間不符合的狀況,有可能現場人員會依照當日人數多寡而調整。初訪者倒是不用太擔心找不到接駁公車的搭乘位置,會期之外不一定,會期內則做了蠻完善的指示,出站之後尋找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那藍色的大旗或者穿著藝術祭制服的志工,一定會得到指示。 和東邊島嶼的提醒一樣,不管去哪個島,切記末班車與末班船的時間,除非你已經訂好島上住宿。在西邊島上住一晚也是我蠻喜歡的,在末班船離開之後,島上從喧鬧到忽然安靜的時候不真實到像是在天堂,也是島民的日常。 抵達島嶼之後,接下來分享在島上如何移動囉。 島上移動 不管有沒有購買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導覽手冊,抵達島上的第一件事,我習慣先找案內所位置,第一是知道萬一發生意外狀況如天候變化船班會不會停駛時可以去哪裡得到最正確的資訊,當天在島上哪些作品或餐廳有沒有休館、營業,通常也會寫在案內所的白板上,第二是拿該島發送的導覽地圖。島上的地圖通常會比官方導覽手冊再清楚一點,在島上移動看作品也比導覽手冊好翻點。 本島展出作品的範圍較廣、島嶼面積也較大,除了搭乘島上的公車移動之外,會騎腳踏車的人也可以在港口直接簡單辦理租借手續。沿途其實都能看到指標指示作品位置與停車場位置,不太需要擔心迷路。但要記得在日本要靠左邊騎啊,今年實在看到太多台灣旅客不是逆向騎車就是站在馬路中間拍照,上週就在小豆島的小巷裡的轉彎處遇到大聲聊天還笑嘻嘻逆向面對我衝來的女生,可以不要這樣嗎。出外旅行安全還是很重要,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高見島與伊吹島的陡坡不輸給男木島,切記穿著好走路並防滑的鞋。如果有帶長輩一起來,需要留一些時間在中途喘氣休息。高見島的沿途也有簡易登山杖可以借用,天氣好時沒有問題,有點微雨時也蠻建議使用登山杖慢慢走。 粟島的作品展覽範圍其實都在步行可抵達的範圍,今年也有免費高爾夫球車接駁往西濱海岸看作品的服務。不過,走到粟島小學校看完作品後再步行往西濱海岸,其實也只需要10分鐘左右喔。 另外是常被問到「在島上要安排多少時間」的問題。這題完全因人而異,我相信今年大家也看到不少一天勇闖幾島的遊記,但我偏偏不是那個路線,這和你與旅伴的體力、看作品的習慣、你們幾點出發、是不是住島上、當天是假日嗎都有關係,所以這個回答是不是能成為大家的參考我也不太確定(不過太常被問還是回答一下)。官方導覽手冊上都會寫出每個島的建議停留時間,我通常都會自己依照島的規模再加0.5至2小時,預留可能找路、彎進小巷,以及吃飯,或哪個作品人剛好很多需要排隊、忽然又被哪個作品吸引停留比較久的時間。 尤其是西邊的島和島民接觸的機會更多,如果你有「好喜歡島民的熱情/純樸」的驚嘆,請把握在西邊島嶼與島民互動的機會。到高見島那天爬上陡坡看完村田のぞみ的作品後,協助蓋章的小蝦志工婆婆和我聊天,我問她從哪裡來,她說她每天從丸龜開車到多度津港再搭船來。我說每天這樣爬陡坡很辛苦吧,謝謝你們。她笑得很開心地回我:「難得可以為這些島做一些事情,爬坡沒有問題喔!謝謝你們那麼遠來島上看作品。」 這種互動,都需要用時間才有機會共有。 飲食 便利商店、雜貨店、販賣機,這種多數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在島上未必都有。前往島上時,我的包包必備的是至少半天的飲水量與一顆飯糰或一顆蘋果,如果沒有帶水,那在最後要前往港邊搭船的車站販賣機至少會買一瓶水。藝術祭會期期間的優點是即使島上原來沒有食堂,也會有島民婆婆們製作的便當販售,這類資訊除了藝術祭導覽手冊、官網都有之外,島上案內所的白板上也會註明。不到必要關頭,包包裡的那顆飯糰往往不會拿出來,因為都到島上了,吃島上食材、島民製作的食物多麼美好!一直覺得旅行的記憶不只在眼睛或照片裡,味覺也是其中一環。吃到本島漁夫伯伯捕的魚做的咖哩、伊吹島的小魚乾製作的便當⋯⋯,無形中都可以多了解這個島嶼一點點。但要提醒由於數量都有限定,如果身上沒有食物,抱持著必須在島上吃午餐的決心,建議用餐時間一開始就先去買比較好喔。 便利商店、雜貨店、販賣機,這種多數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在島上未必都有,同樣的,處理垃圾的系統,島上也未必與陸地上相同。因觀光客來臨而增加大量的垃圾,對於島民也是一項負擔。雖然麻煩了點,但去島上時必然會帶的,還有一個垃圾袋,將自己當天產生的垃圾(看作品太感動擤鼻涕的衛生紙、飯糰外包裝⋯⋯)帶回家丟。 今年真的很多這種畫面。我不知道大家看到會是什麼感覺。 對於這樣熱誠接待來者的島民,總習慣路過時打聲招呼說聲「こんにちは」(konnichiwa),離開時帶走自己的垃圾與說聲「ありがとう」(arigato)或是「また来るね」(matakurune)。得到的反應,會與規模較大的島嶼有很大差異喔。已經在瀨戶內的朋友,看完還不想去西邊島嶼試試看嗎?   all copyrights reseverd.

Read more
心臟音,不只是心跳的聲音

去豊島看作品,第N次。是住在高松的奢侈,或潛藏在心裡那份對於工作的責任感。 去唐櫃港附近、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心臟音」,第四次。 前面幾次分別與日本與台灣友人去。每一次朋友看完作品,朋友興致勃勃嚷要錄下自己的心臟音時,我總一致的淡然:「哪一天我不在這世界上了,我的心臟音如何,還有誰會在意呢?在這個地球上佔著一部分的記憶體,對我而言目前為止似乎沒有那樣的必要。」 然後去海灘等待登錄心臟音的朋友。 在日本工作,有些在台灣的朋友難以想像的事。比方政府規定一年一次的健檢、比方日本上班族的國定假日天數其實比台灣多,雖然在台灣的時候讀到的以為的、也以為是每家公司每個地方都是過勞死那樣的印象。儘管年假敢不敢休、倒是在公司習慣與個人性格,但整體而言國定假日天數並不少。 某年公司的健檢,報告中指出我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那是在台灣的健檢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後來花了好些方法、在各個地方做檢查,終於從主治醫師(謝謝台北馬偕顏醫師)那裡聽到判斷。知道病因並非先天或體質、也可以透過吃藥或某些很簡單的方式例如轉換環境等方式治癒時,有超出鬆了一口氣更多更多的感覺。 日本生活有很多學習、拓展、或對自己的探勘,但我從來不會說當中並不包含一絲的失去。而失去了什麼,是在來日本生活的選擇當中本來就可能有的風險,也沒有要對誰訴苦,只是,對於那些一味的羨慕,也已經不再反應或說明。 心跳過激而醒來的夜晚有多少個、心情如何,到底有什麼和誰鉅細靡遺描述的必要。除了寫小說。 確認檢查結果不久,我終於去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用「終於 」兩字,是因為其實認識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根本比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早太多,然而直到沒有預期的搬來瀨戶內生活了,越後妻有對我卻仍是處女地。到了新潟、抵達同樣也是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最後的教室」那天,我與旅伴分開走,在那個廢棄的校舍晃了許久,卻一點也不感覺恐懼,儘管沒有做太多功課,心裡卻襲上在瀨戶內海海灘畔、那幾乎總是被陽光與乾燥灑落、每回進入作品卻也讓我感覺退無可退的「心臟音」。 消逝的與存在的,並不互相悖離。原來。而消逝也不意味著可怕或沒有必要。 再一次進入那個穿透細胞深處的、心臟鼓動的房室,出來後,第一次走向服務台:「我想登錄心臟音。」 看說明、錄音、取消一次再錄一次,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工作人員要我再等一下,然後遞來一片CD,有著一個編號,與此後存在這個作品的資料庫的心臟音。 雖然仍然在這個地球佔據了空間,但對我而言,這次是「在瀨戶內生活這幾年的證據」的心臟音。我抄下編號,期許下次再來的時候,錄下的,已經不再是紊亂的心跳。雖然聽著錄音,有種在做檢查的感覺,心跳果然仍然紊亂啊,這樣想著。 尤其在自己的生日月,是莫大的祝福、或提醒。 仍然陽光迤邐,想法已然不同。  

Read more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9 小豆島自駕一日遊紀實

在自己發明的很多莫名其妙自以為的箴言中,有一句我真心覺得很箴言的是「人各有癖」。僅管別人看來好像我的工作好像在玩,但我自己的癖是除非是配備攝影師,否則採訪或探訪工作時,我喜歡一個人走,想盡量保留最完整感受或調整或對話的條件去探索當下,向來沒有什麼邊陪朋友玩邊探訪的事。 這次倒是自己先打破自己的癖。原因就是因為小豆島實在一。點。都。不。小!又因為島上公車路線接續不是那麼順暢,尤其對於第一次探訪小豆島的人,弄清楚地區與公車路線接續已經需要花一點時間。而我不管去了幾次,至今還是有太多沒有去過的地方,想要在短時間盡可能看到最多地方,自駕會是好選擇。因此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9春會期開始前,知道朋友要在小豆島自駕,我便自投羅網的報名當朋友的跟屁蟲,期望可以一次打遍天下無敵手,至少看到島上三分之一至半數區域的作品。 自駕一日遊後來變成五人組,其中有住在高松的人(舉手)、有來過數次的人、還有初次到香川的人。大家自然分工,有司機、有路線規劃、有輸入導航手等。雖然最初想要的是一次打遍天下無敵手,但一個人能做的事與五個人能做的事又略有不同,負責規劃行程的我考慮到種種,排出了一份自以為漂亮、也能顧慮初次探訪小豆島的旅人的一日行程如下。 10:00土庄港取車 肥土山與中山地區 北浦 大部 福田港(視時間狀況) 12:30~13:00間回池田港在忠左衛門午餐坂手港(可捨棄,可從土庄搭公車到) 草壁港(可捨棄,可從土庄搭公車到) 草壁港吃冰淇淋 三都半島 來得及就去城山櫻公園看夕陽 18:30回土庄港 留四海與土庄各人自己去 一定有人看出這樣安排行程的原因了。原則一:要換車、較遙遠,自己不容易抵達的地方優先;原則二:看作品也要好好吃午餐,平常一兩個人比較難吃到各種口味的餐廳,這時就是去的好時機;原則三:保留行程彈性,出發前先跟同伴溝通保留預先刪除的地區與原因(自己搭公車去也方便)。 那麼行程實際上是怎樣執行的呢?請容我以下以標註時間與地點的方式,讓讀者們(假裝)跟我們一起自駕遊小豆島一天吧。 10:00抵達土庄港取車 填寫資料、檢查車輛等手續花了20分鐘。由於除了我之外兩組人都將先後投宿海廬,於是便先開車去放行李與聯繫晚餐、飯店接送巴士的時間等。 10:30抵達海廬 海廬居高望遠的景色真好。寄行李、確認飯店接送巴士時間等等再花了20幾分鐘。開心的準備前往中山、肥土山地區之際,因為午餐地點位於池田港,餐廳從11點開始營業,事先詢問過知道當天13點之後有團客,再加上若看完中山、肥土山地區的作品後再繞回池田港,與之後打算往大部港方向的路線較不順,於是提議先去超市補充路上水糧,然後直接去吃午餐。 對,什麼都還沒有看到,就要進展到吃午餐了⋯⋯ 11:20抵達忠左衛門 忠左衛門位於從池田港步行大約10分鐘的位置,從餐廳窗邊可眺望池田港、以及井上誠耕園的橄欖園。這裡的橄欖樹是幾年前餐廳與一樓的土產店開始營業前才種的,因此即使到了橄欖的收穫季節也還看不到結實纍纍的模樣。但為了讓人透過實際的飲食、體驗橄欖油與橄欖相關製品而開設的這家餐廳,不定時會更換菜單,餐點的食材多採用在地產物,但較屬洋風料理,份量也較大。兩年前與女生朋友兩人一起來過,深知什麼都想吃但卻吃不完、點不下手的扼腕,也因為這裡的餐點在高松算少見,趕快趁著這個機會領其他人來。 結果果然吃得很開心。 橄欖牛義大利麵、自家製麵包、油漬章魚、當季蔬菜沙拉、橄欖豬排、當季果汁與當季果汁沙瓦⋯⋯,餐不是重點,照片就不全上了。 店裡銷售的橄欖油就這樣大方的擺在桌上。如果願意跟服務生聊聊,詢問什麼料理適合搭配哪一種橄欖油,你會吃得更暢快。我問了,所以我們追加了兩次自家製麵包。 吃得飽飽,拍了大合照。時間是12:30。但我不好意思說,我們到這時還一。個。作。品。都。沒。看。 13:10抵達中山地區,終於可以對著王文志老師的作品大叫我們來了 約12:30結帳,再留了點時間讓大家逛逛一樓商店買土產,便直接前往中山,路程並不遠,但從停車場步行到抵達作品的路途中是小路與陡坡,大約走了10分鐘。 以離開時遇到團客正要前往的人背影圖顯示比例尺。 是一個風剛好涼、走完有點熱,而在作品當中相當舒適的日子,加上當時看作品的人正好不多,大家先脫鞋躺成一排。想睡午覺的、互拍照的,以及回到工作模式一個人逛來逛去看來看去的,互相探勘作品再邊分享感想,離開時已14:00。 14:30抵達肥土山地區,進到義大利作家的作品フルイール 其實中山與肥土山的距離並不遠,但從中山離開駕車前往肥土山時,在一個路口我們迷惘了一下,當下詢問指揮交通的工作人員,他們也表示並不知道路,於是小小繞了一下才找到肥土山地區的停車場。遇到一個相當親切的志工伯伯,知道我們來自台灣,拿出筆記與我們說中文。 很喜歡這件作品,遠望小豆島的景點之一的大觀音,邊拍照邊感覺一種趣味。以許多珍奇、可愛的植物裝飾泳池周圍的作品,五人散開分別拍照與發呆吹風。或許是因為會期開始的第一天,作家參加了早上的開幕活動,剛好遇到本人也在,與我們隔著一段距離說話,正當用日文說很喜歡這個作品時,他用中文打招呼,甚至是用台語「兜蝦」回應。 然後再步行繞過河川去看豬鹿垣の島。2013年就有的作品。 到這裡我才發現,雖然一直以為在小豆島自駕比較方便,但有時停車場設置的位置其實比公車站牌更遠,加上如果沒有良好導航(而有些作品並沒有地址或電話可輸入導航,只會顯示在某個區域位置),其一是有小小迷路的可能、其二是從停車場步行至作品的距離有可能比起搭公車更遠。 但自駕的時間彈性當然還是所向無敵。 而這次的五人組成也是恰恰極好的組合。儘管有人已經來看過作品,但也沒有不想浪費時間的意思,或有人對作品或島嶼有許多疑問,大家沿途停下來認路邊蔬菜植物,時而在沒有其他人的作品前坐著聊不同視角看到、感受到的,步調大致相近。 最後意識到本日進度只有10%的人是我,提醒大家走回停車場時已經是15:00。 15:40抵達大部港周圍,跳過了北浦 相信所有第一次來小豆島的朋友都會想先看到兩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也因為大部港是個必須換公車才能到的地方,因此途中決定先捨棄北浦。 一在停車場停好車,便遇到當地的志工從公車站疾走向我們,問我們從哪裡來,回答台灣之後,志工阿姨很熱情急切:「林老師正在作品那邊喔!」 道了謝,但還是先往小豆島の木去。蓋章志工親切叮嚀著場域內外的光線差異,提醒我們要注意哪些事情,包括入場時要等眼睛適應黑暗、小心腳步,以及看完作品要出來時小心別撞到頭(但我還是撞到了,這是警語)。而我好奇著這兩年非藝術祭期間,這件作品就這樣一直被放置在原處嗎?聊了一下,這裡的志工知道大家來自台灣時繼續熱切:「林老師正在作品那邊,你們趕快去!」 16:00穿越馬路、走向海邊,抵達了大部港邊 蓋完章剛入場,從台灣來的、協助製作作品的志工一發現我們是台灣人,又熱切的想要帶我們與林舜龍老師打招呼。但林老師正在與別人說話,急忙著說沒關係我們先看作品,然後我們得到了一次超完整仔細的作品導覽。 三年前來大部港時是秋會期,站立在海灘上朝向不同方向的孩子們的身體多數早已風化剝落,只留下芯的不在少數。那樣的哀愁感,正符合作品主題,讓我與妹妹在港邊待了許久許久。 這次的作品儘管少了那樣哀愁的感覺,卻仍有延續的意味。由孟宗竹與真竹構成的這件作品,站在作品裡的每一個位置都有不同的感受。 或許多數人喜歡的是這裡。 但我注意到的是這個。 詢問志工這石塊是否有特殊意義時,她說要去問林老師。殊不知林舜龍老師正結束室內的對話走了過來,在二樓看著站在一樓的我們。 沒有什麼比作家本人跟我們聊作品創作更尊爵。沒有什麼比能親自向作家本人發問更機會難得。而林舜龍老師也真的緩緩地說起了石塊的故事。 並不是藏私,但由於春會期才開始,請容我先不把聽到的寫出來,留給接下來要來的朋友自己聽故事的樂趣。雖然目前並不確定是否會一直有志工在這裡解說作品的故事,但後面再去的朋友也有遇到工作人員說明。 小豆島一直是個在教我捨棄的島嶼。原來不論搭公車或自駕,都不可能擁有全部。聽完故事,大家一邊閒聊,我則走來走去,從不同角度看作品。 在驚覺時間流逝、林老師也有其他事情要做時,已經16:40了。而島上的作品展覽時間幾乎都只有到17:00。 雖然往哪裡開都看不到作品了,但不甘願就這樣結束一日自駕行程,走回停車場,還是決定帶著大家先去草壁港邊吃了冰淇淋再結束這一天。 17:40 草壁港明明沒有這麼遙遠 因為商店有電話與地址,有恃無恐的輸入導航,不料導航裡的資料錯誤,一整車硬是繞路先回到土庄港。生氣的放棄汽車導航,以人體導航的取代,開往草壁港。剛好趕在店休前抵達,滑壘成功。 草莓、牛奶、巧克力口味不稀奇也好吃,但更喜歡利用島上食材做的橄欖、醬油、當季橙類⋯⋯等口味。而人多的好處也就是可以點不同口味分食。四月底尚冷,但誰也沒能忍住不點。 正好吃到要關店。接著即使再上城山櫻公園也看不到落日了,帶著尚算飽足的身心回土庄港。18:30,要搭船回高松的、要住宿島上一晚的,在港口邊解散。 即使翻開自己排的行程,看到根本未達30%的進度啞然失笑。但這天的步調與彈性,卻也剛好在每件作品處充分體會、閒聊,也吃到島上美味。我想,應該還是會有人覺得我們這樣的自駕一日超級不划算,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嘛。 小豆島很。大。一天能看一半作品與景點就已經很棒了喔。心不要太大。 下一篇再來看看小豆島公車一日遊又去了哪裡。  

Read more
遺失的過往、祈禱的此刻,或者期望的未來——心中的漂流郵便局

有沒有曾經想寫一封信呢?一封寫完之後不知道投遞地址、未必有勇氣寄出,也可能是意圖在時間中成為一種證據抑或反思的信? 事情從2013年說起。 當還不那麼記得粟島的位置,在短暫的時間中去了小豆島直島豊島男木島女木島本島之後,腦袋除了應付當日行程已然混亂,卻仍然看著導覽手冊覺得非到粟島一趟不可。 從下船的些許孤寂感開始。 儘管現在回頭看,那時的粟島已經算是非常熱鬧的了。但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這樣的嘉年華中,粟島這個展品不算特別多、交通方式又顯得對於初心者有些複雜麻煩的小島,彷彿是大家族已經生了六個女兒還期待第七個孩子會是男生那樣的顯得可有可無的尷尬角色,被生出來之後發現仍是女兒身的她低調安靜不多話又懂得自保,只有越熟悉她的人才明白她的美麗與深奧精靈。 起初還開心的保有都市女孩的靈魂,失心瘋的逛完那年mt在已經廢校的粟島小學校裡的展覽與活動,也買了好幾捲紙膠帶。之後毫無心理準備闖進了粟島藝術村,粟島藝術村其實也是隨著人口老化與外移後廢校的粟島中學校的再利用,在排隊等候時,一邊望著廢棄校園裡高昂的大樹覺得真美,觀光客般的(就是觀光客嘛)拍了好多照片。誰知道當輪到自己、脫了鞋走進校舍,看到一張張島民的照片與描述時,迅速覺得與這座島嶼的距離拉得如此近,彷彿自己也住在島上。嗯,我羨慕入場之前自己輕率的觀光客那事不關己的輕鬆。種植情感畢竟是件危險的事。 每個島民的名字、與這座島嶼的牽連、以及粟島是日本創立第一個海事學校的地方的歷史,在這過程中全部都明白了。這座島嶼的曾經繁榮、以及現下的略為孤寂,在一幅幅照片與簡單的文字中,我墜入了時間,充分感受到了人口外移與老化的可怕。 更不用說後來看到粟島住民共同採集當地植物、嵌在玻璃中燒製的玻璃作品,在黑暗的空間中訴說著屬於這座島嶼的獨一無二。 嗯,很沒用的,在後來進去的漂流郵便局裡讀著許多封信,不小心地流下眼淚。正逢展期即將結束的冷冽11月,已經將當時帶著最厚的外套穿在身上,明知道距離最後一艘船的時間已經不多,但你們怎麼可以這麼過分的讓我一直流連忘返、起雞皮疙瘩呢。 我謝謝自己的直覺。還好我來了。 那之後,粟島成為我高松旅遊時有餘裕的必然選擇。最近從事觀光推廣的香港朋友問我:「Ting桑的香川必去行程是哪裡呢?」 「你說的是幾天的旅行?你說的是誰?目的是什麼?我沒辦法在不知道不認識對象的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呢,太難了。」我問。 「嗯,假設是四天三夜,目的是放空呢?」他接著問。 在這段對話中放在心裡沒有說出口的,是「如果你是我很熟悉或喜歡的朋友,我想我必然會帶你到粟島。」 五年過去,漂流郵便局好像一個不太聯絡的好朋友那般,不特別去查看他的開放時間,但如果到了粟島便會繞去看看,即使只在門外。五年來,閱讀了寄給過往戀人、已逝的重要的人,到寫給幾年後的自己,或者存在想象中想對未來的孩子說話的信,從2013年絕大多數都是日文書信的情況,演變到後來有了airmail專區,這個並沒有隨著第二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結束而消滅的地方,或許成了許多不同國家的人的秘密盒子。 在2018年夏天第一次不小心幸運地踏入漂流郵便局,命運般的從34,000封信件當中隨手翻閱時,我從不同的擺放位置發現了同樣的寄件者與收件者,「欸!你看!」我喚來同伴,簡單的說明,以及現出我手臂上的雞皮疙瘩。 當一個被棄置許久的郵局重生、當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成為許多生命無聲訴說的接收場所。關於遺失的過往、祈禱的此刻、或者期望的未來,這裡無聲而寬容的接納著。 你可以繼續漂流,但我始終都會在這裡。在這座鮮為人知的島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