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關於「海有多深-那些人眼中的瀨戶內」

為什麼是「海有多深」?「那些人」又是哪些人? 2016年因工作正式移住高松。透過SNS凝聚了同樣對瀨戶內有興趣的人們,也因帶著若獨身旅人能藉由少數群聚接觸更多更當地事物、或許會讓旅行記憶更不同的心情,陸續幾次隨緣又快閃的登高一呼,在高松的居酒屋、夏天日本常見的beer garden等,和台灣、香港網友交換了旅行足跡。一年少少幾場在台灣的小型分享會或展覽,也讓我陸續聽到更多不同領域的朋友的旅遊心得,或看到他們受到瀨戶內旅行影響的創作。 即將在11/30開始、為期一個多月「海有多深-那些人眼中的瀨戶內」展覽,包含集中在12/1、12/2兩個下午的講座,是用近一年時間陸續對話,在思考過時間場地等各種限制下所企劃的內容,幸運的也獲得網站Life Takamatsu的主辦支援。「那些人」像是在你我生活周遭存在的人們,有攝影師、有插畫家、有美術教育工作者、有藝術家、有學生……當然也有只是熱愛旅遊的素人;或許每個人都沒有太多的名氣,集合之後,卻描繪出不同專業背景的視線所看到的瀨戶內。 「海有多深」不僅是企劃統籌的我對於觀者的提問,同時也是每每聆聽每個人的旅遊經驗時,對於目前自身生活場域的反思。 海有多深? 2018年年底,讓我們透過展覽的形式,帶一點瀨戶內的氣味到台北。 請密切追蹤活動頁,也歡迎分享展覽資訊給你希望一起旅行的夥伴,並多多使用hashtag,讓我們也讀到你的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3191806506233/?ti=icl #海有多深 #那些人眼中的瀨戶內

Read more
【途中的途中】之一個人的快問快答_03/徐揚

在「一個人,在途中的途中」講座開始前忽然興起的,是這個開放即席報名、與一位參加者對談十分鐘「一個人的快問快答」活動。 既然是互動展,既然從來不是只想單方的訴說些什麼,更希望知道觀展者、聽講者的想法,面對面的快問快答,或許也是在講座之外一種「交換」的機會。 意外的是,第一次的快問快答嘗試,發現主動報名參與者大家都有好豐沛的想法與感受。「一個人的快問快答」共有六組訪談、六篇文章。以下是與第三組的徐揚的對話。   Q:如何得知這個展覽與今天的活動? A:從你的粉專與風和日麗的粉專。 Q:這個展覽或主題吸引你來參加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A:我之前也有去過日本打工換宿,這是吸引我最大的主因。(Ting:當時有想要繼續留下來嗎?)因為我那時去的是很鄉下的地方,我不太知道要如何把它轉換成工作的可能然後留下來,雖然我有想過。(Ting:當時在哪裡?)在島波海道上一個很小的叫做佐島的地方,中間雖然有想過到高松那邊看看,但因為就是太喜歡那裡了,後來就全部時間都留在那邊沒有移動。 Q:說到「一個人」這三個字想到的是? A:自己。 Q:現階段,接下來最想要一個人去做的事是什麼? A:想去嘗試的,我覺得,一個人想要嘗試去日本工作的心願還是在,還是想要去做。現在我的狀態是一邊在台灣工作,其實畢業之後就先到日本打工換宿然後回來工作,工作的時間算蠻短的,現在就是看機會,因為就覺得我想去的地方好像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多半想要去城市,但我比較想要去鄉下,我希望在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找到一個平衡狀態。(Ting:聽起來你是鎖定某個地方,想在某處、某個環境或狀態下工作,而不只是想要在日本的某個行業求職,為什麼呢?)我還是會覺得,人應該是生活大於工作,而不是以工作為主來去引導你的生活。就覺得,人的感情或生活,不只是工作這個面向,而應該是更廣大的。但可能我還在轉換階段,還沒有適應社會,所以目前還有一種在現實跟理想之間到底是要怎麼樣存續下去的問題當中。 Q:今天講座的過程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A: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當初在你的上一場與這一場講座中做決定,雖然兩場都想參加,但似乎對於這一場一個人的主題的感覺更強,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有趣,很喜歡,我覺得跟別人講的事情不一樣。(Ting:你覺得,和你一個人出國換宿過的經驗有關嗎?)我想有關係,我在一個人旅行的狀態裡得到很多自己本來沒有想到的事情。 Q:今天看展與參加活動的心得? A: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不是只講好聽話(兩人大笑)。很多時候都是為了想要推廣那個地方,大家就會想要強調那個地方的好,但實際去了那個地方,你就會知道說,當然不是每個地方都只有好的部分,所以也會想要知道某些東西可能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所以在某些情況或狀態裡,我們可以怎麼樣去看待一個人的旅行或狀態。這很有趣。

Read more
遺失的過往、祈禱的此刻,或者期望的未來——心中的漂流郵便局

有沒有曾經想寫一封信呢?一封寫完之後不知道投遞地址、未必有勇氣寄出,也可能是意圖在時間中成為一種證據抑或反思的信? 事情從2013年說起。 當還不那麼記得粟島的位置,在短暫的時間中去了小豆島直島豊島男木島女木島本島之後,腦袋除了應付當日行程已然混亂,卻仍然看著導覽手冊覺得非到粟島一趟不可。 從下船的些許孤寂感開始。 儘管現在回頭看,那時的粟島已經算是非常熱鬧的了。但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這樣的嘉年華中,粟島這個展品不算特別多、交通方式又顯得對於初心者有些複雜麻煩的小島,彷彿是大家族已經生了六個女兒還期待第七個孩子會是男生那樣的顯得可有可無的尷尬角色,被生出來之後發現仍是女兒身的她低調安靜不多話又懂得自保,只有越熟悉她的人才明白她的美麗與深奧精靈。 起初還開心的保有都市女孩的靈魂,失心瘋的逛完那年mt在已經廢校的粟島小學校裡的展覽與活動,也買了好幾捲紙膠帶。之後毫無心理準備闖進了粟島藝術村,粟島藝術村其實也是隨著人口老化與外移後廢校的粟島中學校的再利用,在排隊等候時,一邊望著廢棄校園裡高昂的大樹覺得真美,觀光客般的(就是觀光客嘛)拍了好多照片。誰知道當輪到自己、脫了鞋走進校舍,看到一張張島民的照片與描述時,迅速覺得與這座島嶼的距離拉得如此近,彷彿自己也住在島上。嗯,我羨慕入場之前自己輕率的觀光客那事不關己的輕鬆。種植情感畢竟是件危險的事。 每個島民的名字、與這座島嶼的牽連、以及粟島是日本創立第一個海事學校的地方的歷史,在這過程中全部都明白了。這座島嶼的曾經繁榮、以及現下的略為孤寂,在一幅幅照片與簡單的文字中,我墜入了時間,充分感受到了人口外移與老化的可怕。 更不用說後來看到粟島住民共同採集當地植物、嵌在玻璃中燒製的玻璃作品,在黑暗的空間中訴說著屬於這座島嶼的獨一無二。 嗯,很沒用的,在後來進去的漂流郵便局裡讀著許多封信,不小心地流下眼淚。正逢展期即將結束的冷冽11月,已經將當時帶著最厚的外套穿在身上,明知道距離最後一艘船的時間已經不多,但你們怎麼可以這麼過分的讓我一直流連忘返、起雞皮疙瘩呢。 我謝謝自己的直覺。還好我來了。 那之後,粟島成為我高松旅遊時有餘裕的必然選擇。最近從事觀光推廣的香港朋友問我:「Ting桑的香川必去行程是哪裡呢?」 「你說的是幾天的旅行?你說的是誰?目的是什麼?我沒辦法在不知道不認識對象的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呢,太難了。」我問。 「嗯,假設是四天三夜,目的是放空呢?」他接著問。 在這段對話中放在心裡沒有說出口的,是「如果你是我很熟悉或喜歡的朋友,我想我必然會帶你到粟島。」 五年過去,漂流郵便局好像一個不太聯絡的好朋友那般,不特別去查看他的開放時間,但如果到了粟島便會繞去看看,即使只在門外。五年來,閱讀了寄給過往戀人、已逝的重要的人,到寫給幾年後的自己,或者存在想象中想對未來的孩子說話的信,從2013年絕大多數都是日文書信的情況,演變到後來有了airmail專區,這個並沒有隨著第二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結束而消滅的地方,或許成了許多不同國家的人的秘密盒子。 在2018年夏天第一次不小心幸運地踏入漂流郵便局,命運般的從34,000封信件當中隨手翻閱時,我從不同的擺放位置發現了同樣的寄件者與收件者,「欸!你看!」我喚來同伴,簡單的說明,以及現出我手臂上的雞皮疙瘩。 當一個被棄置許久的郵局重生、當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成為許多生命無聲訴說的接收場所。關於遺失的過往、祈禱的此刻、或者期望的未來,這裡無聲而寬容的接納著。 你可以繼續漂流,但我始終都會在這裡。在這座鮮為人知的島嶼。

Read more
【途中的途中】之一個人的快問快答_02/Glorie

在「一個人,在途中的途中」講座開始前忽然興起的,是這個開放即席報名、與一位參加者對談十分鐘「一個人的快問快答」活動。 既然是互動展,既然從來不是只想單方的訴說些什麼,更希望知道觀展者、聽講者的想法,面對面的快問快答,或許也是在講座之外一種「交換」的機會。 意外的是,第一次的快問快答嘗試,發現主動報名參與者大家都有好豐沛的想法與感受。「一個人的快問快答」共有六組訪談、六篇文章。以下是與第二組的Glorie的對話。 Q:如何知道【途中的途中】互動展與今天的講座? A :透過妳的粉專。 Q:那妳為何想來參加? A:上次來看展很喜歡,我覺得妳的這個展覽很棒,因為可以讓思念瀨戶內海的人又找到一個寄託的地方,雖然這個展很小很小很小,每張照片都是妳的回憶,但也是彼此的連結。那就是喜歡的地方,然後妳又可以不斷一直去這個地方,所以,我是很羨慕的!(Ting:羨慕嫉妒恨?)對!!(Ting:聽說妳有一直在參加瀨戶內的講座對嗎?)對~因為瀨戶內教會我很多事情。(Ting:比方說?)比方說,讓我一個人出去旅行了,就是因為瀨戶內的力量,還有因為他讓我做了很多、在那幾年。其實我2014年才開始去直島的,然後在2015年3月馬上就計劃一個環瀨戶內海的旅行,但那次我還沒有去過小島,只去過直島、豊島、小豆島,之後就往尾道那邊走。後來到2016年很巧的是,我嘗試在春、夏、秋三季展期各去一次,把12個島走完了。其實我覺得,走到後來藝術作品反而不是我最重要的東西,而是過程裡遇到的那些人事物反而對我的衝擊很大。今(2018)年年初,我又去了三次,我去參加北川富朗塾,我好高興喔!有機會又去了那些小島,而且那時候都沒有人,我覺得很棒。是因為剛好去年底我發生了一些事,剛好處理完一些事,原本心理狀態不是很好,但我那時很開心,因為參加北川富朗塾,讓我可以再回去瀨戶內海,所以我心裡非常非常高興,因為我覺得我要回家了。我去了男木島,那時男木島幾乎沒有人,我一個人走到步行方舟那邊,很冷,幾乎沒有人,我就一個人坐在那邊,妳知道那天的景色有多漂亮嗎!紅色的大太陽,那時候已經要夕陽了,太陽還是很高,整個大紅色的光反射在瀨戶內海上,海上的波浪很少,可以看到反照的夕陽,雖然是一個人,但我感覺很開心,覺得夕陽撫慰到我,我感受到的是力量,我覺得我被它抱住了。所以我才會用同樣的方式想要問妳說,瀨戶內海給了妳什麼樣的力量。 Q:聽到「一個人」三個字的直覺反應? A:一個人很棒。你可以很自主的去做你很想要做的事,可以去決定你的下一步,在沒有任何的幫助之下,必須去完成所有的困難,即便是喜怒哀樂都好,都只有一個人可以享受,那個享受的當下,是只有你自己。雖然說沒有人可以分享,但那時候你是很滿足的,你克服了好多事情喔,你不是那麼不行的,原來你可以的。(Ting:可以說在一個人的過程中,你確定了自己是有力量的?)對。(Ting:不是因為一個人覺得孤單而覺得被削弱的?)對。 Q:對現在的你而言,接下來最想嘗試一個人做的事情是什麼? A:我也想要跟妳一樣因為喜歡瀨戶內、因為在高松,而辦了這個分享會。(Ting:我們一起加油來辦聯展吧!)上完富朗塾的課,北川富朗會因為我們是外來語的人,都會很看重我們,我們在開會的時候,他都會坐在旁邊,討論完之後與我們直接QA。最後一天的時候,我就跟他說這件事,我說我想要在台灣做一個橋樑,就跟妳一樣,就很簡單,我沒有想要辦什麼很大的,但我希望讓很多人知道說,為什麼要去這裡、這裡是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生命轉折,或是一個重新的開始。 Q:聽完今天的分享後的感想?純粹的感想,真的不要漂亮話。 A:就覺得妳很棒。我是覺得,一個女生可以在外面一個人工作,像我有自己在外面一個人旅行過,遇到挫折的時候會想要跳腳,反正我用我的經驗來連結我今天對妳的想法。因為三月的時候我在高松,上完課之後還有很多的時間,我就買了一張pass之後就直接殺到京都去了,然後,那時候我完全沒有做功課,在這個狀況下遇到很多挫折,遇到挫折的當下真的很想放棄很多事情,但又想說一個人不能放棄,然後就越走越遠了,然後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的。所以我相信,聽完妳整個的過程,我是覺得,人真的需要踏出那一步,踏出去之後海闊天空,就沒事了,就不要怕。 活動結束後,我收到Glorie傳來她與Elisa的合照,正在進行快問快答的我變成背景,也算是一種合照。原來互不相識的她們兩位,其實在好幾次的各個藝術祭巡禮中不斷交會,卻是第一次在這場講座中相認,雖然沒有參與到她們相認的過程,但也感染到緣分的奇妙與她們的開心。

Read more
德島西阿波的手作和菓子體驗

一直很喜歡「手作」這件事,藉由手作的過程專注於眼前,可以暫時忘記平常一直掛記在腦袋裡的事,不論成品的美醜好壞已經足以療癒我。 在旅途中,比起聽人講解或拍很多照片,手作體驗讓我能認識一個物品、一個地方或一種文化,也更容易在旅程中留下印象。 因此,被朋友詢問「要不要參加和菓子手作體驗?」時,幾乎沒想太久就答應了。儘管在四國生活已經兩年,還是第一次到位於德島西邊的美馬市卯建古街,才抵達穴吹站,映入眼簾的是今年普遍早開的櫻花,已覺心曠神怡。 坐上朋友的車,前往車程大約10分鐘的卯建古街,沿途經過吉野川的沈下橋(也稱為潛水橋)時,讓我驚呼「咦!德島也有沈下橋嗎?!」。 沈下橋的特徵是沒有欄杆且狹小,當兩側會車時,大家都會讓路。當河川在平常水位時,車輛可以通過橋面,但當豪雨來襲、水位增高,水面超過橋面時,沈下橋就無法通行。過去因經費不足等原因,在交通量較小的山區與鄉間常可見到沈下橋,而德島縣擁有的沈下橋數量,原來是全日本第三(第一是高知縣,第二則是大分縣)。 流過這座沈下橋的吉野川水面清澈,聽說在夏天的時候也有不少水上體驗活動,像是皮划艇等。 抵達美馬市脇町的卯建古街,時間尚早,帶著相機在附近悠閒散步。 「卯建」指的是一樓屋頂和二樓屋頂之間突出的牆,據傳自日本江戶時期中期開始建造,原來是防火牆的功能,爾後演變成建築裝飾的一種。 卯建古街兩側的建築物動輒接近百年甚至兩百年,在這條街道上的「大前輩」,就是這棟已經超過三百年的國見家,佔地廣闊顯得氣派。 乾淨的空氣、維持良好的老建築、大片潔白的牆面,讓我想起了岡山縣的觀光聖地倉敷美觀地區。雖然氣氛有那麼一點相似,但卯建古街的觀光人潮稀少許多,散起步拍起照也更加自在。 總覺得這裡很適合愛拍照的人,古意滿滿的建築、還帶有懷舊氣氛的商店,隨處取景都可以成為「インスタ映え」。 但古街也不都只有古味,意外發現一家咖啡兼雜貨選品店,店裡也販賣咖啡豆,老建築融入新設計與選品的組合是我的最愛之一,可惜錢包沒帶在身上,否則應該會在這裡敗家。 逛街逛到忘我。回到進行和菓子手作體驗課程的森家,這個一度曾經是診療所的建築,也已經超過百歲了。 這天要進行的和菓子手作體驗,分別是小麥餅乾與日式點心。做好清潔準備工作,來自不同國家、參加體驗的朋友們排排坐,以葡萄饅頭作為德島名產聞名的日乃出本店職人先說明步驟、示範後,便在旁一面指導,一邊任我們自由發揮。 光聽說明並不太困難,先將麥粉、糖與一定比例的水以手攪拌均勻,以木桿重複數次桿平成一定的厚度與寬度後,切成條狀,再纏繞手指成中空的圓形,便可以放入烤箱烘焙。 但果然術業有專攻。現場交雜著日文、英文與中文,大家紛紛喊著真是不簡單,一會兒是攪拌過程中粉末總是黏在手套上、無法順利拌勻;一會兒是在桿平粉糰過程中老是無法順利拿捏厚度與寬度;再來是塑型的時候發現只是簡單在手指上繞圓這個動作都意外的難。 於是大家真的開始自由發揮,除了圓餅乾,我另外還做了蝴蝶結與愛心,隔壁的朋友則開始創作英文字母以及似顏繪(?)。但真的蠻像他的。 經過烘烤、放涼後,餅乾可以選擇要不要上色,比方把餅乾上色成當季隨處可見的少女心粉紅櫻花色。上色的重點是要快狠準,同時手勁不能太用力,以免把餅乾揉斷。老師很認真的示範,但我們依舊自由的利用食用色素自行創作出不同的顏色,隔壁的同學做出藍色餅乾,有一種太空人風,可惜沒有拍到。 一面擦汗(果然無法第一次做餅乾就上手啊)一邊試吃自己做的餅乾。並不是因為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所以特別好吃,尚帶一點顆粒感、越嚼越香的餅乾,和三盆糖香甜而不膩的味道緩緩散開,即使形狀沒有那麼美,也吃得很滿足。 接下來進行的日式點心(練り切り)體驗,是用已經做好並上好色的不同豆泥,親手捏製並使用簡單道具,做出可將日本四季景色或動物透過小小和菓子呈現出季節風味詩的那種,日劇裡經常可以看到的日式點心。 川田光栄堂的職人親切的說明製作這種點心的原料,以及這天要讓我們使用的簡單道具,如尖頭竹筷、湯匙等。 看老師做來輕鬆,動作洗鍊帥氣無比,但光是以左手大拇指與食指搭配右手大拇指這個將紅豆餡包入粉紅色豆餡的包餡(ほうあん)的動作,一樣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慘叫。 第一個做的是玫瑰花,包餡完成後,以湯匙崁入和菓子做出花瓣感,再搭配綠色花瓣,玫瑰花就完成了。 說起來一樣很簡單,但是每個人完成的花都有自己的樣子。我的看起來則開得不太好。只好安慰自己,這是小王子豢養的唯一一朵玫瑰,獨一無二。 在體驗練り切り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所謂「專業 」的這件事,也對職人充滿尊敬,我想從此吃日式點心時,會多一份崇敬的心情吧。 如果有人一看照片就知道這是什麼,那請容我獻上一鞠躬。這是綠繡眼。 要讓綠繡眼像綠繡眼,重點是尖尖的尾巴,這個部分是將豆餡放入布巾裡,適度扭轉布巾,讓豆餡形成尖端。但即使努力的試著扭轉了兩次(每個人都做了兩隻),我的綠繡眼的尾巴仍然呈現一個沒有好好保養的、分岔的毛筆貌。 專業與玩票的差別真的天高地遠,看著老師做的作品,崇敬之心再起。 在手作體驗的休息時間,試吃了許多德島有名的點心,大家一一在問卷上寫下心得,提供這些產品作為外國觀光客意見的參考。由於德島的阿波芋很有名,試吃產品裡有很甜的、不那麼甜的、做成內餡的、直接微波就可以整條吃不同芋加工產品,還有甜甜圈、葡萄饅頭等。最讓我驚豔與喜歡的,是「脇美人」這個裡面包著赤飯、上頭還有一顆栗子,看起來像小饅頭的甜點。即使對於極甜的甜食有點不擅長的我,一個人吃完一個應該都沒有問題。 照片右下角的白色與櫻花色餅乾,就是日乃出本店販售的麥餅乾,也是我們試做的第一款點心。看看產品、再看看我們試作的成品照片,我得再承認一次,術業真的有專攻,但是體驗手作真的很好玩。  

Read more
【途中的途中】之一個人的快問快答_01/Elisa

在「一個人,在途中的途中」講座開始前忽然興起的,是這個開放即席報名、與一位參加者對談十分鐘「一個人的快問快答」活動。 既然是互動展,既然從來不是只想單方的訴說些什麼,更希望知道觀展者、聽講者的想法,面對面的快問快答,或許也是在講座之外一種「交換」的機會。 意外的是,第一次的快問快答嘗試,發現主動報名參與者大家都有好豐沛的想法與感受。「一個人的快問快答」共有六組訪談、六篇文章。以下是與第一組的Elisa的對話。 Q:請問如何得知此次【途中的途中】互動展與今日講座活動資訊? A:2016年春季第一次去瀨戶內,當時我一個人去,完全沒有做功課,所以朋友推薦我加入妳的社團。在社團裡我不太主動問問題,就是找我需要的資訊。我覺得一個人旅行就如妳所說,男生跟女生還是不太一樣,女生找的資訊跟男生不一樣,我可能要找有一點安心感或者安全的地方,包括妳講的咖啡店、佛生山溫泉,還是丸龜的豬熊弦一郎美術館我都有去,還有琴電跟佛生山溫泉的套票,都是剛好妳分享、或提醒大家可以使用,我也剛好看到資訊,就都去了也使用了。我可以這樣講,當時除了看導覽手冊確認船班之外,那趟旅程基本上我去哪裡都是使用妳的資訊,包括去了半空,雖然剛開始去有點害怕,因為路上的店都關了,晚上我也不知道要去哪,但我真的很想體驗當地的感覺,都出來旅行了,該感受的應該都要感受到,然後去了之後很喜歡。所以那天妳po了半空的文,我終於浮上水面留言了。我後來也發現半空每年都有辦文學展,今年還跟琴電合辦,我一直在爬他的進度,覺得為什麼一個地方的、一個那麼小的咖啡廳可以結合當地的交通建設舉辦文學獎。比方台灣有的是很多的獨立小店串連,但他對我而言那是一個交通建設跟小店的結合,很驚人,他們真的很重視的把這當一個文學展在辦,包括比賽進度、甄選流程、還有會刊登的地方隨時都有更新。而且今年已經辦到第三年了,我覺得怎麼這麼可怕,會感受到很真實的在地的力量。而且半空的老闆實在太喜歡文學了,光看他的酒單我就唸很久,什麼俄國文豪的什麼酒、村上春樹的什麼酒,我想說我都會唸,但我分不清楚他是誰、酒是什麼,覺得太有趣了,實在很喜歡。 Q:你已經去過瀨戶內了,為何還想參加這次講座?你有預期想聽到什麼嗎? A:我覺得是主題吧,如果主題只是瀨戶內我可能就覺得還好,但反而是「一個人」的主題觸動了我。因為妳給的資訊是非常適合一個人旅行的,我自己踏進這些地方都覺得很OK、很安全,以一個女生旅人的角度,不管去哪裡,包括烏龍麵店。可能東京、京都資訊已經太多了,但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去過、對台灣人相對而言陌生的高松,我就很信任妳給的訊息。說真的,我以前去日本不會泡溫泉,我嚇都嚇死了,覺得裸體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經過佛生山溫泉後我真的大解放。(Ting:所以如果有人跟妳打招呼妳可以嗎?笑。)誒!我不是妳!我覺得佛生山溫泉真的很美,他有一個庭園,大家都會對著景色泡溫泉。在那邊喝牛奶、看50m書架,還有他的烏龍麵好好吃,真的很適合一個人。 Q:對於「一個人」三個字的直覺反應? A:自在感。很滿足但又很消耗。消耗是因為我必須很注意周遭的人事物。 Q:現階段,下一個想要挑戰「一個人」的事物是什麼? A:去印度。我看到換日線某篇文章,會回頭想到「性別」這件事。印度對很多人而言是危險,但所謂危險是因為你是陌生人、還是你是女性這件事呢?我內心會有很多問號,因為這個地方是男生說要去不會有太大反應,但女生說大家可能就會質疑安全性,那這個世界為什麼到現在依然對男生女生的一個人旅行會有那麼多分別呢?(Ting:所以一個人去日本旅行也是尋找這個答案嗎?)嗯,不太一樣。有一次我在日本護照掉了,那次逼得我使用所有會、或以前沒講過的日文字彙跟日本警察對話,但這就只是因為我護照掉了,這是一個人旅行的必須,而不是因為我是女生,日本對我而言,在旅行上還算中性,但印度不是,只要一提到要去印度,大家必然叮嚀你一個女生去要小心。(Ting:那麼目前有實行的時間表嗎?)還沒有,但我覺得是先起一個頭,然後再多看一些資訊。 Elisa(右)曾在2016年獨自去過瀨戶內旅行。 Q:今天參加完的心得?請不要官腔回答。 A:妳跟我想像的好不一樣,妳好high喔。我覺得文字的力量跟語言的力量本來就很強大,可是文字跟實際講出來不太一樣,加上又有照片。我必須坦白說,我最初只有讀妳提供的資訊,對妳個人沒有太多關注,即使有版聚我也是pass,因為我不是那種性格的人。在讀資訊的時候,只覺得妳是一個非常理智又很有條理的人,可我今天發現你好瘋好high喔!這是稱讚這是實話!怕沒有錄好!(Elisa接近手機錄音孔說話中)我覺得妳是個文字已經有力量的人,但透過妳本人講出來,更喜歡瀨戶內了。(Ting:這是今天聽到最好的稱讚,謝謝。) Q:目前有預計下次何時再去瀨戶內? A:可以的話希望在下次藝術祭開始前再去一次。很希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