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寫うどん番長、寫手打ちうどん大蔵

拖著兩個行李箱來高松那年,一開始找房子並不算太順利。某天來看這附近的物件,車經過うどん番長這家烏龍麵店時,仲介說:「這家的烏龍麵很好吃,朋友每次到高松都要吃過才覺得來了高松。」 終於確定了住所之後,量了空間尺寸,空無一物的家,需要哪些生活必需的東西呢?抱持著期待與不安,混雜著可用資金有限的煩惱,經常騎著買來的二手單車,往三条站的ゆめタウン裡的MUJI與ニトリ看家具比價。 每次中午時分經過うどん番長總是大排長龍,隊伍卻毫無不耐的樣子,一種安寧的秩序。 一次過了午餐時間,人潮稍減,終於停下車走進去,點了只有高湯的かけうどん。只有高湯與烏龍麵條,是很難用重口味的調味料欺世的,而簡單收服了我的味蕾。第二次、第三次……,我開始習慣把吃飯時間留給這家店,也開始嘗試各種口味,之後就決定了在うどん番長的定番是とり天うどん了。那個炸雞之酥嫩多汁……。 這家並不被太多人介紹的店,反而是那一年來找我的朋友幾乎都被我帶去吃過的烏龍麵店。其實,只要不是在觀光景點的附設店家,在香川的烏龍麵專賣店真的還沒吃過難吃的,但うどん番長對我而言,更帶著一點頑皮的自傲,帶著朋友去住家附近看似不起眼的店,然後看著朋友們發現美食的驚訝的表情。即使因為客人總是來來往往,這裡並不像某些在高松的店,店員會與客人親切的多聊幾句,一直以來的互動關係也僅止於點菜、上菜、結帳、離開時習慣的招呼聲。但對我而言,或許うどん番長也混雜了自己初來乍到對於新生活的各種不安,終至家裡所需都逐漸備齊的基礎安定感。在味覺的部分。 有次,日本朋友分別從關東關西來高松看我,藝術祭與烏龍麵巡禮的尾聲,帶她們來うどん番長。這裡的麵團份量並不少,對當時食量還算正常的我而言,每次吃完已經是超飽的程度。不料女生朋友們吃完自己的不同烏龍麵以及合點的おでん後,竟然還蹭著我說想要再加點一碗咖哩烏龍麵一起分吃。 「我吃不下了呀,剛剛的麵份量不少呢。」我說。 「可是真的好好吃喔!妳吃一口就好嘛!我們再點一碗咖哩烏龍嘛!」 「好吧!真的很好吃齁,我超喜歡這家店的。」驕傲地說。 之後農曆年回台灣一趟,回高松再經過這裡時,赫然發現店外掛著招租的看板。查了好久,才知道那個看似壯碩、每次去都在製麵室帶著有點威嚴的表情揉著麵團的店長突然去世了。突然。空置了一段時間的這個店面,終於再掛上新的招牌,竟然也是烏龍麵店,但一年多來,我卻從來沒有想要進去的念頭。 今早醒來,感冒時的味覺特別任性,忽然很想念うどん番長的ぶっかけうどん,終於去了舊店址的新店面。店裡空間一點沒變,煮著おでん的爐子的位置、櫃檯的位置、製麵室的位置,甚至停車場停放的車輛,也並沒有比過去少。然而牆上掛著的、桌上放著的菜單,透露著這裡已經是手打ちうどん大蔵,不再是うどん番長。 菜單上寫著咖哩烏龍麵使用自家特製香料,辛香味特別,還有麵麩。多數是ふっかけうどん派的我,不知不覺選了咖哩烏龍麵。餐上得很快。的確是在日本少見的咖哩味道,少了圓潤的甜味,多了點刺激感、吃著吃著會冒汗的辛香料辣。麵條仍然有彈性,麵體甚至有點像是台灣的刀削麵那樣,形狀與口感都是,麵條咬咬、麵麩入口,是很新鮮的口感。 會再來吃其他味道的烏龍麵。但也清楚知道うどん番長的口感與味道不在,不再。新舊交接之間,不滅的記憶與懷念還在。

Read more
【京都】四条大宮新開幕PBP HOSTEL Kyoto住宿經驗

年年到京都,每次都還是會驚訝的已經不是旅客人潮,而是住宿設施開店的速度,從飯店到商務旅館到民宿到膠囊。這次由於櫻花開花速度比預期慢,臨時延長了停留在京都的時間,也因為櫻花季的京都住宿費用在臨時訂房的狀況下只有高貴兩字,如果想盡可能看到今年搭青春18姍姍來遲的櫻花,住宿費務必要能省則省。搜尋比價後,發現這家位於四条大宮站附近的PBP HOSTEL Kyoto價格雖然較友善,但在訂房app上還沒有任何評價,搜尋官網看設施介紹後,又發現從官網訂房較便宜,於是直接預約,也很快的收到員工回信(簡體中文)。拖著行李入住時,才發現是這裡開幕的第。一。天。所以就寫以下開箱文做為其他京都旅人的參考囉。 第一晚與在這裡認識的法國加拿大與澳洲旅人在公共休息區域喝茶聊天,極可愛的法國朋友還笑稱我們在幫HOSTEL開opening party。 設施很新,但也感覺到有些不足,以下以圖文搭配介紹,最後總結心得。   PBP HOSTEL Kyoto位於大宮通り往五条的方向。這一區是目前為止尚未住宿過的區域,並不太熟悉,但照著google map走並不難找,就是找對方向後直直一條、完全不需要轉彎的路。一樓就是很醒目的Familymart,在便利商店入口轉角旁的玻璃門上便有還算顯眼的店名。進來之後,就能看到電梯與樓層指示。 接待櫃檯在二樓,此後不論上下樓,電梯都會在二樓停一次。 訂房手續完成後,會拿到這樣一張全設施說明(英文)與放置重要物品的保險箱鑰匙,還有一雙紙拖鞋可以在館內移動時換穿。問題是不知為何圖片印刷品質很差,個室部分的房間編號全部模糊得看不清楚。 四樓區域包括上下床的dorm床型與個室。設計概念的部分官網有寫得蠻清楚,就不重複介紹了。剛踏進來的感覺其實就HOSTEL而言蠻驚豔的,帶有設計感之餘,床與床之間的距離也不會太近,甚至在一些角落會擺放幾張圓椅與小桌子。空間使用算是很大方。 所謂的女性專用個室,就是看起來有一道一道白色拉簾的這一塊區域,單人房共四間,雙人房兩間。不過除了女性專用個室區域外,同樓層的dorm是男女混宿,很介意這一點的人要留意。 這一區特地鋪了白石細沙,並以簡單紙門區隔dorm與個室。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開幕比較不忙、還是擔心我的小行李箱不好拖,待客非常親切的男性員工協助幫我拖行李上樓並介紹空間。但如果是住宿較長時間、行李較重的人,這一段白石細沙路有可能變成天堂路喔。 天花板仍與其他空間相連,床墊與被攤開後,左或右還可以有一小塊空間放行李,但還是會比較適合放背包或者小行李箱,若是大行李箱,可能就要放在房外的公共區域。個室牆上附一個衣架、掛式衛生紙、小小的垃圾袋,兩個充電插座,有明暗燈光調節旋鈕與空調開關。 四樓電梯左側準備了兩個單人椅與小桌,對於在dorm裡使用電腦有拘束感也不想到二樓的公共區域的人可使用。電梯右側則有三個廁所,推門進去馬桶就會自動感應掀蓋。 公共空間與包括淋浴間、洗衣與烘衣機等設施都在二樓。 公共空間如圖,兩張圓椅、幾個和室椅與坐墊,小烤箱、熱水瓶(有時會出現幾個茶包,沒有提供其他飲料喔)、微波爐各一也放在這一區。人少的時候其實氣氛蠻舒適的,但目測最多應該同時容納10~14人左右。 男女淋浴空間分區。各有三間shower room與一間浴缸、一間廁所。 洗衣機四台、烘衣機三台。因為床數其實不少,光四樓就有31床/房,第一晚住客並不多,但住宿第二晚打算要洗衣服時,發現已經需要排隊等烘衣機。如果遇到住客洗、烘完成後忘了來取衣服,可以詢問員工,HOSTEL有準備很漂亮的洗衣籃,員工會幫忙取出已經洗烘好的衣服裝到洗衣籃並且放置在機器上等住客來取。沒有帶洗衣精的話,可以跟櫃台購買。 總共住宿兩晚,官網訂房女性個室特價是5,500円含稅(一晚)但不包含京都住宿稅。特價不知道持續到何時。另外,這篇非業配廣告文,我是自己找房訂房付錢的喔。 總結心得如下: 優: 地點算方便,距離阪急車站、嵐電車站不遠,後來搭公車往出町柳或京都車站也都蠻方便。但大宮站往不同路線的公車站有好幾個遍佈不同路口轉角,還不熟悉這一區的朋友在公車站要留意一下自己等車的位置到底對不對。 服務人員人數很足也親切。HOSTEL不屬於家庭成員與小幫手管理的那種員工簡配方式,早晚班員工似乎同時間都至少有兩到三人。checkin時間不會擔心找不到人。不確定是否也跟員工人數充足相關,當詢問退房時是否需要自己拆床被單放到哪裡時,員工回答就這樣放著就好。 略帶設計感,才剛開幕一切設施都蠻新穎。 睡眠空間的設備沒有缺乏感。有些HOSTEL在床位空間是不會附衛生紙的,這部分設想很貼心。每個床位都備有一個小盒子可以放置外出鞋,不用擔心鞋子被偷(?)。 以hostel而言空間使用算很大方,真的沒有擁擠感。 非常喜歡他們的迎賓飲料:現榨柳橙汁。在京都看到兩次這個柳橙榨汁機了。員工會請你自取兩顆柳橙放進機器,眼睜睜看機器攪爛柳橙後,就可以得到新鮮柳橙汁,好喝。 缺: 衛浴空間備品很基本,洗髮潤髮沐浴乳與洗手乳,到此為止。由於棉花棒化妝棉這些備品提供與否真的依照各住宿設施不同有差異,有需要的女性朋友要記得自備喔。如果沒有衛浴毛巾也可跟櫃台租借。 找不到wifi密碼。有別於多數hostel跟guesthouse會把密碼貼在各個顯眼處的情況,PBP是我直接去櫃檯詢問時才知道wifi密碼的,事後也有向他們反映這一點。請不要以為這裡沒有提供wifi喔。 公共空間的設想還略為不足。以住房空間來看,只有一個熱水瓶不太夠,早餐時間與晚上沐浴時間尖峰都有遇到想泡茶但沒有水的情況,而且我住的那兩天還沒有滿房。 這點其實不算是缺點,作為小提醒好了。選擇hostel跟guesthouse就是要有覺悟,住宿品質好不好,與同時間住在同空間的旅人性格習慣都大有關聯。第一晚因為住客不多,整層四樓好像只有五個人,所以睡得很好。但第二晚住客變多,於是深夜親切的鼾聲也聽到了、清晨各種手機鈴聲也聽到了、不知道幾點收行李的聲音也聽到了。雖說是個室,但除了左右兩側的木板牆之外,一側是拉簾、一側則為日式拉門,天花板也與公共空間相連,不可以過度奢想這個個室會有太好的隔音效果喔。 電梯只有一台不太夠。但想想至少不是要搬行李爬樓梯了,也是感恩。 好了,沒有要多說什麼結尾。由於是新開幕,員工也看似很認真聆聽建議,應該開幕適應期還會逐漸修正吧。以上是熱騰騰住宿心得。祝各位在京都賞櫻賞楓賞什麼都愉快。(我好喜歡看得到京都塔的那個雙人個室)  

Read more
在地與觀光之間

和許久沒見面的朋友相約在港邊見面,因為碰面時飢腸轆轆便隨便挑了一家什麼都好的餐廳進去,邊聊著才想到要來這裡,共同的朋友開的店。從高松港一路走到這裡,一面看著商店街的變化。 我點了啤酒與柳橙戚風蛋糕,朋友則點了咖啡與布丁帕菲,交換著吃。明明是甜點,卻都是不過於甜膩的味道,布丁底的焦糖有剛好的苦味,大人的甜點。 店裡可以容納的人數不過15人左右,去年才開幕的這裡,多數時間由朋友自己顧,牆上的菜單光是前菜、下酒小菜與主食已經洋洋灑灑20多種,還不包括吧台前的自製餅乾,印成菜單的固定餐點有pizza等等,到底怎麼有辦法一個人做那麼多種菜?在客人陸續結帳的空檔,我聽了長年住在這裡的朋友聊著第一屆藝術祭開始時他去了哪裡、以及後來的變化;另一個朋友更誇張,在地中美術館還在施工時就去住了benesse house,據他說那時住宿不選擇飯店的餐點就沒有東西吃(直島有便利商店還是這幾年的事呀畢竟);資歷最淺的我已經感受到高松的轉變,更遑論他們。 當連鎖店在商店街逐漸變多,那固然是對觀光人潮便利的選擇,然而如果地域復興是最初的目的與想法,那麼是不是更多對於觀光客看來似乎難以進入、但卻真正能品嚐到當地的小餐廳更應該設法降低對外來人進入的門檻?如果到了日本各地都吃吉野家すき家,在旅行裡留下記憶的味道有沒有分別? 於是掙扎著寫了自己的秘密基地。琴電瓦町站與片原町站步行約7-10分鐘內可到達的喫茶R。 預約的客人陸續進來,老闆朋友進廚房開始做菜,在吧台坐著的兩個人則討論著寫在黑板上、不定期變換的菜單: 「我從一進門就很在意自家製鴨肉生火腿的味道啊。」 「鹿肉!竟然有鹿肉義大利麵!」 「那個我也很在意。還有,魚類料理也超好吃。還有你有看到有pizza嗎……」 然後想念起之前一群人來吃各種義大利麵、義大利餃與醃蔬菜條、自家烤無花果……的味道。 弱就弱在坐在吧台的兩人的胃。我不斷好奇的探望廚房,於是朋友端出一小碟鹿肉義大利麵的鹿肉給我們說:「我在想你們是不是擔心有味道還是沒吃過,只拿一點點給你們嚐嚐看。」剛好一人一片肉幾片菜,越嚼越出現油香與調味恰當的鹿肉,只有讓我更生氣自己的食量之弱。 雖然成為旅遊景點之一,高松卻與其他去過的日本旅遊地方不同。當地的色彩與生命力仍然鮮豔,卻也看得到所謂商機與前景。在這樣的轉變期,既想要很多人看到他的好,同時也在想,那些有一點不方便,卻是更當地的人事物,該怎麼跨越所謂的語言障礙與心魔被觸碰體驗呢。  

Read more
無所事事的美好

不論哪個城市,變化總是城市的本質之一,但不管第一次來是幾年前、或者來過了幾次,佛生山溫泉沒變,從最初到現在都是可以讓我放鬆、休息、安心的地方。尤其在正式移住,知道他們會拒絕某些採訪後,也只有變得更喜歡。 追根究底,是因為店主顧慮到營業場所的特性與胃納量,不願意大幅曝光、觀光客增加之後有可能反而排擠了原來的客人們足以舒適使用的空間與氣氛。 這是多慮嗎? 星期天的傍晚,已經是這一年來的這幾次最少聽到周圍出現日文以外的語言的一次了,天氣也還算微寒,但大廳、浴池的人卻滿滿的,幾乎每個池子都讓我有了鍋裡正沸騰浮上水面的水餃那樣的聯想。 第一次體驗的日本溫泉並不是佛生山溫泉。但大概因此第一次來就喜歡上吧。有別於曾去過的深山裡的、城市中的,佛生山溫泉的設計極簡、現代、明亮,休憩大廳的整片落地玻璃窗,讓室內空間與戶外連成一體。而女生浴池的淋浴空間與溫泉池一樣利用大片玻璃落地窗區隔內外,天氣好時、溫暖時會打開玻璃窗,於是那種想到溫泉時幾乎會浮現的潮濕、黏糊等字眼完全不出現在這裡。戶外的不同溫度溫泉池與碳酸冷池雖然會讓人在冬天從池子起身時咬緊牙根,但春夏秋卻是完全與自然融為一體,偶爾也會在中庭的椅子上躺著看風和日麗。泡在池子裡見過雨景、見過夕景、遇過飄著細雪、也有夏日豔陽高照看著中庭種植著的不同植物葉影搖曳的模樣,但那種與「日式」有直接聯想的常夜燈、枯山水就不用想在這裡看到了。誰說在日本泡溫泉一定就是只有一種想像呢?是佛生山溫泉告訴了我這件事。 有時候泡完溫泉後會吃碗烏龍麵、點份咖哩飯,夏天當然少不了的是冰,偶爾平台上還有麵包時,也會挑一兩塊帶回家當早餐,包裝簡單口味選擇多種的豆子價格不貴又好吃(最喜歡柚子豆了),當旅人時每次來必買的琴電與佛生山溫泉合作的明信片,現在變成偶爾想給台灣朋友驚喜與報平安時的選擇,而沿著牆邊的平台上放著的文庫本二手書,是為了讓人充分享受在溫泉池裡可能的享受,雖然遇過在池子裡讀書的人並不太多,但也曾經在從東京搭夜巴抵達高松後,直接拿著書與盥洗用具直接在佛生山溫泉消磨了一個早上。 想要體驗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ary, Love)中提到的「dolce far niente」(無所事事的美好),在溫泉池裡發呆、看書,或者泡完溫泉後在大廳發呆、吃冰,在這裏,這片寧靜垂手可得。 仍然是在高松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那種又想要介紹給朋友,又害怕太多人去會影響品質的心情。如果你們也去了,可以好好體驗當地感受,別把這裡當成觀光勝地嗎? (原文於2017.3發佈於 #台灣女子的瀨戶內生活)

Read more
快閃山陰之行教我的事

11月時到山陰玩了一趟。說是玩,但其實也帶著任務。 日本在2018年經歷了許多天然災害,從颱風、豪雨到地震。7月的豪雨造成瀨戶內海兩側的愛媛、廣島、岡山等地發生嚴重水災,運輸交通路線受到嚴重影響,也重創了觀光旅遊。 同樣的狀況如果發生在台灣,我們會怎麼做呢? 11月初的這一趟山陰之旅,由日本國土交通省中國運輸局與日本觀光地域活性化機構、中國新聞社主辦,藉由包括日本藝人、不同國籍的日本在住者共七人,分成三組走訪瀨戶內的島與海、中山間地與山陰的三條中國地區的旅遊路線,目的是希望透過這些人的實際造訪,一一確認並向日本與不同國家的旅客回報各個觀光地的安然無恙。 即使11月初工作極忙,但因為太想知道日本如何實際操作觀光復興,也覺得這樣的方法既有趣又實際,抵擋不過想觀察好多事的好奇心,還是硬擠出三天兩夜。 三天兩夜結束跨越瀨戶內海回家時,發現這趟旅程有幾點超乎原來想像。 其一,儘管乍聽之下只要搭乘主辦單位安排的交通車到各景點實際玩過一遍就好(聽起來很輕鬆美好對不對),但實際抵達島根與鳥取後,在當地縣政府員工熱情又熱切的陪伴導覽中,沿路不斷在討論後增加新的地點,除了原來帶有確認各觀光地無恙的使命之外,又多了想要介紹更多當地人推薦的景點的心意。雖然因此搭車時間拉得更長、回到飯店的時間更晚,整團人都很累,但對於從公部門到民間單位的成員們都全力支持增加行程的彈性與心意,讓我更感受到這不只是表淺掠過各觀光地的旅行而已。 其二,三條路線中各有一位(組)藝人搭配英國、法國與台灣的日本在住者的旅人組合,雖然不確定在其他組別是否也和我們一樣,但在說短雖短卻密集相處的三天兩夜中,我與同組別的日本主播與藝人的大桃美代子小姐、還有國土交通省中國運輸局的石井先生屢屢在移動中就著日本、台灣、韓國旅遊習慣與想法的話題不斷熱烈交換意見。不論知道他們對台灣的了解或想法,或者對於日本人的旅遊習慣甚至當季食材都多了認識,喜歡這樣就一個主題提出各自觀點或疑問的交談,這是沒有經過足夠相處與好奇無法激盪出來的對話。 其三,這趟旅程並不只是在途中拍拍美照發發文吸引人而已。行程的尾聲,三條路線的旅人齊聚,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舉辦了一場約200人報名參加的報告研討會。很意外的,即使只是透過照片與口述或對談,介紹自己在該趟旅途中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卻意外的讓與會者也有重新認識自己可能曾經去過的地方的感受。一直認為觀光地純粹的風景之美,是吸引旅人的重點之一,然而如果全部透過千篇一律的文字與照片陳述介紹,在未曾去過的觀光地與觀光地之間,就成了誰的觀光宣傳費用必較多的競賽了吧。或許加入人的觀點、喜好、推薦、當地人介紹才知道的故事,或多或少可以賦予觀光地性格,也讓誰覺得更貼近。 想了又想、想了再想,提升旅遊觀光業,除了責罵團客不來之外,或許還有好些做法值得嘗試。三天兩夜的疾走山陰(雖然最辛苦的是開車的司機大哥)旅行結束後一週,收到主辦單位傳來一份認真的問卷,填著填著,那蘊含著想知道旅人看法、才知道如何修正的疑問,透過問卷檔案一點一點的傳到我這裡來。 想知道到底三天兩夜的山陰之行去了多少地方,或者更多島根與鳥取的自駕旅遊景點參考,請看以下兩篇文章連結~~ 【日本自駕暢遊】感受元氣的中國地區——島根篇 https://reurl.cc/akoEl 【日本自駕暢遊】感受元氣的中國地區——鳥取篇 https://reurl.cc/7egYy 偷偷把可愛的成員們合照藏在最後面:D,意外的認識這一些可愛又對工作十足認真有熱情的人,也是山陰之行的收穫之一。

Read more
人各有病之吃一碗鮮味拉麵

平常其實很滿足於便宜又選擇眾多的烏龍麵,要是被問到是烏龍麵派或蕎麥麵派,回答絕對是烏龍麵。天氣熱時吃冷烏龍麵,天氣冷時有基本款湯烏龍麵或咖哩烏龍麵。但當這回感冒拖很久,覺得味覺飄到外太空時,忽然很想吃濃厚清淡適中、湯汁可以有回甘感的拉麵。 位於琴電栗林公園站步行約10分鐘內可達的麵屋軌跡本店。以鹽味拉麵聞名的麵屋軌跡,訴求是香川第一家鹽味拉麵專賣店。店裏販售的品項並不複雜,拉麵麵條有細麵條與手工製扁寬麵兩種可選擇,也有蕎麥麵的選擇。口味方面除了標準鹽味拉麵外,也有台灣風味擔擔麵或者季節限定口味,像最近就有黑芝麻與白芝麻的辣味拉麵可選。 店裡座位也不多,兩桌加上吧台位置,頂多可以容納20多人。但即使店裡客滿,稍微等一下也就有位置了。 選了鯛魚鹽味拉麵。就跟吃pizza會先選瑪格麗特一樣的意思。 碗邊掛著的一小瓣檸檬,碗口抹著小小一匙柚子胡椒。先喝一口清湯。啊⋯⋯這就是我最近想要的東西啦。一點海鮮的甘甜味被鹽巴帶出更深醇的味道,味覺有種得救了的感覺。將小瓣檸檬擠到湯裡,少許酸帶出清淡不黏喉的滋味,吃幾口拉麵喝了三分之一碗的湯,再把柚子胡椒攪進湯裡,海鮮的味道淡了些,但湯又多了點層次感。 沒有人說愛烏龍麵就不能吃拉麵啊。收進深夜食堂清單。啊,這裡的煎餃小歸小,但也蠻好吃喔。

Read more